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第二批主题教育临近收官,要坚持标准不降、劲头不松,把主题教育同各方面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主题教育虽临近收官,但不意味着“结束”,更不能简单画上“句号”草草了之。党员干部要将主题教育作为终身“必修课”,锚定“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持续从中感悟思想伟力、汲取奋进力量、厚植为民情怀,让主题教育走“深”更走“实”。
“持之以恒”抓好理论学习,学思践悟不停歇,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更入“心”。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座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思想高峰”,是一部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教科全书”,必须下一番苦功夫、硬功夫,反复学、持续学,才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主题教育收官,不收“尚学之心”,党员干部要把理论学习当成终身任务,孜孜不倦汲取“营养”,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转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转化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实践力量。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突出“学”字,老老实实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中融会贯通;突出“思”字,追本溯源、联系贯通、总结归纳,形成自己可利用可实践的具体工作思路;突出“践”字,学而恒用之,紧密结合中心任务和日常工作,立足岗位作贡献,积极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以本职工作水平的提升,展现主题教育理论学习成效;突出“悟”字,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获得更丰富的滋养,看得更远更广。
“持之以恒”抓好调查研究,实干担当不松劲,让谋划发展之策走“深”更走“实”。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自从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就把调查研究作为主题教育开展重要手段,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扑下身子访民情、沉到一线接地气,形成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广大党员干部要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直面问题“痛点”,勇于涉“险滩”、攀“陡岩”,多下“抽丝剥茧”功夫,多紧盯问题“解剖麻雀”,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战胜困难的实际成效。前期调研报告已形成、调研交流已展开,但这并不意味着调查研究工作结束了,还要看调查研究有没有取得实效,看成果转化的符不符合实际,看问题解决有没有到位,要一如既往紧盯“目标”,及时校准“偏差”,防止成果转化“跑偏”。要建立常态化调研机制,提高调研频率,避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调研,做百姓家里的“常客”,项目现场的“回头客”,科技工作者的“老相识”,让调查研究成果走“深”更走“实”。
“持之以恒”抓好为民服务,践行宗旨不懈怠,让办好民生实事用“情”更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主题教育开展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广大党员干部要将“群众满意”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标尺,发扬好“四下基层”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方法,经常与群众围坐在一起“拉家常”,穿梭在村里角落和田间地头掌握“实情”,处理突发事件贴近“民心”,当好群众的“服务员”“宣传员”“调解员”。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夙夜在公、夜不能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思虑谋划,以“立说立行、马上就办”的工作状态去快速执行,以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解决,用“情”更用“力”办好为民实事,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把主题教育同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基层治理等重大任务结合起来,以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为目标,多做一些造福基层、利及长远的民生工程,按下奋进姿态“快进键”,跑出事业发展“加速度”,让“菜篮子”丰富起来,让“钱袋子”鼓起来,收获群众满满当当的“笑容”为主题教育成果“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