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执政之基,是团结和联系群众的核心纽带。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推动基层治理取得新成效。
以“党建引领”凝聚“向心力”,抓住“小细节”,寻觅“大线索”,筑牢基层治理阵地。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基层的“神经末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必须坚定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切实把基层党建工作融入到基层治理中去。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坚持大抓基层,首先要抓好班子里的“带头人”,通过加强支部建设、建强领导班子、开展党员培训等举措,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所向披靡”的“战斗力”。同时,基层党组织要加强组织化建设,严格落实好“三会一课”、“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党员管理培训等各项规章制度。在日常工作中,要抵制“形式化”“浮于表面”等不良现象,努力加强标准化建设,树立品牌效应,提高工作标准,引导群众自治。例如在农村种养殖业发达地区推行“田园党建”,让党员同志和广大村民学好“技能课”,助力集体经济发展;在城市社区等地区推行“志愿党建”,开展实践活动,鼓励党员群众积极参与,不断激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方法、新模式。
以“真抓实干”提升“服务力”,办好“小事情”,彰显“大民生”,延伸基层治理触角。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真抓实干是基层治理工作的题中应有之意,要聚焦人民群众所需,把困难和挑战的“纲”聚焦到基层治理相关工作的“点”上。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深刻指出,“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基层干部说到底就是要保持“走下去、沉下去”的信念做好群众工作,要多去田间地头走一走,多与老百姓拉拉家常,用心用情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基层治理矛盾集中、纷繁复杂,广大党员干部要当好民意“传声筒”,通过建强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干部在产业帮扶、政策宣传、乡风文明、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践行“四下基层”,用好“关键经验”,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化、常态化机制,定期召开“民情碰头会”“屋场恳谈会”,充分了解社情民意,搭建干群“连心桥”,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切实以“真情办”深耕基层治理“责任田”。
以“品牌建设”汇聚“共治力”,立足“小切口”,推进“大纵深”,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一直以来,党建品牌建设都是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的有力抓手和重要举措。要想创建具有影响力的党建品牌,不是靠脑门一热、灵光一闪的决定,而是要因地制宜,对基层治理要有科学认知,认真把握规律,总结经验成果。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党建品牌建设的生命力上下功夫,深层次、多角度思考,注重提炼品牌内涵,突出自身特色优势,以品牌的影响力推动基层治理向纵深发展。此外,基层党组织还要建立评价反馈机制,成立党建品牌工作评估小组,通过走访调研收集民意,设计好相应测评内容,通过党员自评、群众评议、支部考评等方式,多角度对党建品牌的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常态化开展党建品牌“回头看”工作,对于群众满意度好的品牌,要加大推广力度,展示成果扩大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品牌美誉;对于不尽人意的品牌建设,要进行动态调整,分析原因及时改进。真正把特色做“特”,把亮点做“亮”,让党建品牌成为推动基层治理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