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洋舍岛伴春归,织柳衔泥剪雨飞。春节是人才集中返乡“归巢”的重要时期,各级组织部门要巧妙利用“探亲季”,以“引才”“留才”的诚意、“识才”“用才”的智慧、“爱才”“敬才”的胸怀,为“归燕”衔泥哺桑梓,搭建起双向奔赴的“连心桥”。
练就“慧眼”,抓好识才聚才主线。返乡人才涉及面广量大、种类繁多,能否将与地区发展战略相符的人才发掘出来是关键。要精心绘制“人才需求地图”,找准供需匹配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围绕本地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需求,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做到不以学历论英雄、不以资历看能力。要打好“乡情牌”,灵活利用恳谈会、老乡会、同学会、入户走访等宣传渠道和形式,在拉家常中主动介绍家乡发展变化,深入解读优才惠才的各项政策,帮助他们转变刻板印象,激发回归故里的决心。人才回流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必须久久为功、善作善成,要提升战略眼光,推广项目引才、异地用才等方式,以“乡愁”为牵引,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服务,长远布局,在常联系中增进感情,用心浇灌静待花开。
筑造“金巢”,抓好爱才留才专线。良好的环境是吸引留心留人的关键。要构建人才“好生态”,通过打造信息化网络平台,常态化收集针对人才工作和人才政策的意见建议,建立和完善人才福利体系,为各类人才提供“按需定制”的“店小二”式服务,竭力保障好子女入学、住房保障、健康体检、户口迁移等“关键小事”。要让人才“挑大梁”,充分结合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领域发展需要,在信息支持、小额贷款、风险担保等政策方面给予倾斜,协助人才大展才华、大施所能。强化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服务机制,采取“县编乡用”“周转调剂”等措施,及时将表现优秀的人才团结到党内。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容错机制,鼓励年轻干部走出“观望区”,消除“怕干事、干错事”的消极思想。
搭建“舞台”,抓好揽才储才长线。人才培养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系统工程,必须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要实施“传帮带”工程,创造“新农人”与“老农人”、“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专家学者”与“行家里手”碰撞理念、互通技能、交流经验的机会,通过“老帮新”“新带老”,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要善于借力,按照“借智登高”“高位嫁接”思路,用好乡村振兴指导员、科技特派员、科教文卫队伍等帮扶力量,积极推进高校院所与龙头企业共建育才联合体建设,推行“现代学徒”“双导师”“校企双聘”等制度,不断铸优人才“金字塔”。要坚持“学起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不定期组织人才外出培训深造,通过外出跟岗、实地研学等方式,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相关领域的专业经验;定期组织“人才擂台赛”,在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广泛宣传比赛成效和各类人才先进事迹,提高影响力,形成重视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