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第二批主题教育临近收官,要坚持标准不降、劲头不松,把主题教育同各方面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党员干部要继续下真功、出实劲,推动各项工作举措落实落地,“精耕细作”让主题教育“驰而不息”。
精耕“理论”,在“学而不倦、钻深研透”中打好基础。依靠学习能够提升个人素养、丰厚知识底蕴、掌握经验方法。学习让我们在面对艰难险阻时有信心、有底气,在面对风高浪急时能应对、尤从容,战胜了许许多多的艰难险阻,以更加高昂激越的旋律唱响“奋进之歌”,以稳健坚实的步伐踏步壮阔征程。党员干部要自觉学习,不能“织网”的时候少,“晒网”的时候多,这样难以收获“知识之鱼”,难以装满“学识之筐”。只有以“勤”为径、一步一印,才能学有所成。求知,先要摆正态度。如果在理论学习上常找借口、不情不愿,在学习形式上摆摆造型、拍拍照片,是不可能钻得深、学得透的。要把学习和思考、实践相互联系起来,在学中思、干中悟,不断完善知识的架构、掌握理论要义,在学用结合中提升理论学习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之能。
精耕“实践”,在“深入走访、促膝谈心”中掌握实情。调查研究必须“迈开步子”,不能只在电脑前查阅资料,把基层提供的材料作为依据,要到群众中间去发现问题、印证材料,要多听听群众的看法,从中提取有用的意见建议,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调查研究要“扑下身子”,不能摆出一副“官样子”、说着一口“官调子”,不愿坐下喝口茶,不愿和群众“排排坐”,也不愿到田间地头去,“这不愿、那不愿”的背后是为民情怀的缺失,也必然和群众生疏、有距离。党员干部只有和群众“坐在一起”“话语同频”,不摆架子、不打官腔,才能和群众成为心近情深的“家人”。调查研究要取得实效,就要和群众真正打成一片,在问需于民中把握工作方向,在问计于民中汲取“金点子”,让调查研究有实效。
精耕“服务”,在“融入群众、为民解忧”中践行初心。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群众是否满意是我们要校准的“坐标”,对于偏离的部分、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要知不足而改正,要锚定目标、找准方向,朝着“人民满意”的方向努力奋斗。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在为民服务上下苦功,不仅要“一件接着一件干”,办更多的好事实事,还要把每件事都办得精细,为群众纾解心结,为群众排忧解难,以积极主动的行动为群众拂开愁绪,以务实作风和暖心行动回应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和群众的感受在“同一频道”,和群众的脚步在“同一方向”,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为民服务要保持一股“韧劲”,不能如“一阵风”般,就干一阵、帮一时,而要把为人民服务镌刻在心中,把情怀根植在具体实践中,让“初心之花”结出实实在在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