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党的十八大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2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发布。文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各地区各部门要聚焦新时代、新任务,强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奠定夯实的基础,才能谱写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科学发展、主动创新,以实施产业引领激活乡村发展新动力,谱写出“稻粮丰硕、六畜兴旺”的“产业富足新篇”。农业要发展,核心在产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因此,必须结合乡村实际,立足本地产业优势,因地制宜挖掘特色产业,顺势而为发展主导产业,整合当地农业资源,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带领农民增收致富,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一方面要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业,依据客观条件,确定最适宜发展的产业,并以区域中心为支点,不断形成区域优势,走出所在区域,实现产品深加工,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让人民群众“钱袋子”鼓起来,为乡村创造更多的财富。另一方面要加快覆盖“4G”“5G”网络,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为招商引资、振兴乡村产业提供必要网络环境,大力引进农村电商、利用好淘宝抖音等电商直播平台,深度挖掘农村资源,实现价值提升,不断跟上新时代发展节奏,实现多渠道助农增收。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突出环境整治展现美丽乡村新面貌,谱写出“山清水秀、一碧万顷”的“生态惠民新篇”。唐代诗人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写道:“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绿色,本就是乡村的主打色,也理应成为乡村的主打色。“水光山色与人亲”,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在大力进行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充分挖掘乡村生态价值,从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价值拓宽上发力,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绝不为了眼前的一时发展而付出环境惨痛的代价。要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上保持常态化,持续发力,建立长效机制,让村民在农村也有城市一样品质的生活,使农村环境越来越好,老百姓幸福指数逐步提升。要以农村环境整治为核心,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做优生态环境、筑牢生态屏障、发展绿色产业并行发力,不断修复脆弱的生态环境,让“绿色”成为贯穿乡村振兴的最美底色。
引进人才、创业增收,以重视人才回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谱写出“群贤毕至、百业兴旺”的“农民富裕新篇”。正所谓“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乡村若是“梧桐树”,便会引来乡贤游子们这些“金凤凰”回归。“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是一个地区最富价值、最具潜力、最可持续的战略资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把人才摆在首位,从一开始就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理念,要做到以更大的格局招引人才、以更好的平台育优人才、以更活的机制用好人才,以更优的服务留住人才,才能下好人才布局“先手棋”,凝聚好人才活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引导外出农民工返乡,能以创业促就业、增收入,不断促进广袤乡镇百业兴旺;与此同时,实现先富带动后富,成就共同富裕,为农民生活奠定坚实的生活保障,又能不断调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从此实现良性循环,从而打开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乃至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让人才成为乡村振兴最有力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