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返乡见闻:感受南城年味里的“精气神儿”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上唐镇人民政府 张珞璇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除夕前,原本没打算返乡过年的我,忽然收到一封《致南城籍在外人才的一封信》,心思一动,也想看看时隔多年的家乡——江西省南城县如今发展成什么样了。近乡情更怯,我心中难掩激动和忐忑,再次投入故乡怀抱,或走亲串友,或寻觅旧地,或聚会畅聊,发现一切还是记忆中的“老味道”,与此同时我也欣喜地发现家乡春节发生的几大变化。

蔬菜棚内采摘忙,春节供应“不断档”。

正月初四有谢年的风俗,因没赶上腊月二十四回老家“打扬尘”、贴春联,不免有些遗憾,心想着这天谢年不能再错过了,我连忙带着家人驱车二三十公里回到老家——浔溪乡墩头村,这一路上寒气袭人,田野间草木凋零,忽见到几家农户院子后头的蔬菜大棚内却温暖如春,一片翠绿映入眼帘,一株株反季节蔬菜长势喜人。我惊喜地问父亲:“这个季节还有成色这么好的小油菜吗?”了解后才知道,这些越冬蔬菜大棚种植户在春节期间也不停歇,为确保蔬果市场供应“不断档”,加班加点采摘油菜、芹菜、西红柿、辣椒、草莓等过冬蔬果,再马不停蹄运往城里,装满群众的“菜篮子”“果盘子”。对于他们来说,这个年既是忙碌年,又是收获年、幸福年。

父亲看着我十分感兴趣的神情,笑道,“过来,再给你看点新鲜玩意儿。”来到自家院子后头,我惊呼农田里也架起不少温室大棚,只是棚里只剩下些大苗根茎,都是不久前冬收忙碌留下来的痕迹。“这是咱乡的特色——茭白,咱们这有上千亩的茭白基地。自打村里有了茭白产业,家家户户能靠夏收、冬收两茬增收呢。”近些年,墩头村通过集体加农户模式,发展茭白产业100余亩,全年下来总产量大概在60万斤左右,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推动了乡村振兴,村民们“富”了脑袋、“鼓”了钱包。

招工会上人才挤,春风送暖“入家门”。

正月初六,走街串巷的空档里,听亲戚朋友说县工人文化宫正在举行一场为期一个月的“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大型招聘会,共有59家工业园区企业参会。趁着这股热风,我也凑了个热闹,听现场工作人员耐心讲解就业帮扶、法律援助、企业建会入会等政策,也领到了不少“政策小礼包”。人头攒动间见到老同学熟悉的身影,他正在招聘展位前详细了解用工企业招聘需求、入职条件、薪资待遇等。寒暄了几句,才了解到他也是今年才返乡,之前一直在外地工作,提到南城的变化,大家都很感慨。“在外地工作了三年半,还是牵挂着家里人,思来想去还是回家碰碰运气,没想到有这么多招聘企业和岗位可以选择,待遇也都很不错。”他坦言这几年南城的发展越来越出乎他的意料了,经济势头也猛,让他想去一二线城市工作的念头不再深了,家乡有山有水,有平台有机遇,也是大展身手,追逐梦想的好舞台。

这次春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黄金期,南城县充分抓住有利时机,大力推进招聘工作,积极搭建“5+2就业之家服务”平台,宣传好企业用工需求信息,让更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体会家门口“稳稳的幸福”。县就业之家负责人也说,活动的成效很明显,过年这几天就和59家企业达成了合作,提供岗位337个,招聘人数累计3000多人。

麻姑粉里乡愁浓,产销引来“归巢燕”。

诗人丘山在《米粉·乡愁》这首长诗里写道,“每一个南城人/生下来/一根脐带剪断了/另一根叫做米粉的脐带/刚刚接上”。毫不夸张地说,米粉跟我们南城人可谓是“血浓于水”的关系。回到家乡第一件事,莫过于尝一口地地道道的麻姑米粉,我“撺掇”着家人赶紧带我去,父亲“笑话”我道,多年不归家,连吃粉的讲究也忘记了,南城水粉都是由麻姑山上特产麻姑米与优质麻姑山泉水浸泡而成,一定要吃新鲜现榨出来的。找了附近一家现榨粉的店,老板是“米粉之乡”刘湖村人,跟父亲是旧相识,听说我也刚回家过年,他高兴地接过话茬,讲述了自己返乡创业的故事。

近年来,刘湖村抓实做好“土特产”文章,建成年产5000吨的现代化米粉加工厂,建立了优质米种植基地,还探索了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带动刘湖米粉从种、研到产、销,全产业链都有了实在的发展、实在的效应。“返乡回来我就一直在村里的米粉厂工作,最近两三年带动村农户增收,村级集体经济逐年增强,我手头也富裕起来,就在家开了粉店,打算好好传承咱们刘湖村米粉的手艺。”粉店老板看着我大口嗦着粉,眉眼弯弯地笑道:“还得是这一口家乡的老味道吧!不管跑多远回来也值了!”

发布人:努力上稿的白米粥 发布时间:2024-2-19 17:35 收藏 阅读人次:826

初审:钱莱 编辑:理理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