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驻村感悟:选调生不妨做“河蚌青年”

云南省保山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定向选调生 范仔健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河蚌青年”这个网络新词源自某车企推出的系列视频短片,所传达出的是当代青年人不畏浮沉、扎根向下、坚定自我、孕育珠华,让自己的独特价值闪闪发光的精神风貌。从“机关门”到“农村门”的驻村选调生们,也因秉持“河蚌青年”这股扎根基层的热忱,在一开一合之间吞吐泥沙,磨砺出璀璨的宝珠。

  开:与基层积极互动,全力输出。刚到农村的选调生有蓬勃向上的朝气,有干事创业的热情,也有自命不凡的傲气,他们急切想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大展拳脚。对此,选调生们不妨怀揣着这份热忱,脱下“孔乙己的长衫”换上“投身基层的红马甲”,主动躬身入局。首先要迈开腿跑,一方面保持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优良传统,沉下身子,放下架子,在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吃一锅热饭中察民情访民意;另一方面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哪里有群众就在哪里开展群众工作,不仅“面对面”,还要“键对键”。坚持“线上”和“线下”齐头跑,摸清收入、医保、住房、教育、饮水等民情信息。其次要张开口讲,在吃透政策精髓,抓准方针要点的背书下,用好“火塘会”“院坝会”“小课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当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宣传的“小喇叭”“翻译官”“提炼机”。最终要甩开手干,“为政之道,贵在力行”,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立足实践、融会贯通,解锁农村“万千姿态”;要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记挂在心间,为守住耕地红线这条命根子上下求索;要将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重任扛在肩头,积极推动便民设施建设落地落实;要积极琢磨产业发展新路子,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和“一村一品”产业思路,立足“土”、体现“特”、形成“产”,做好农村“土特产”这篇大文章。

  合:回归自我领域,深潜蓄力。江河里有不少激流和暗礁,基层中也不乏困难与挫折。政策文件理解的不透彻导致向群众宣传时含糊不清、群众工作的不到位换来老百姓对工作开展的不理解不支持、促进农民增收任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消磨了干事创业的热情……驻村选调生们遇见挫折困难切勿“就地躺平”“原地踏步”,而是要沉下身、静下心,把自己“合”起来。一是持续“充电”。“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首先要勤读“有字之书”,不断筑牢知识基础、强化固本培元、吃透政策文件;其次要善悟“无字之书”,摒弃“骄娇”二气,拿出甘当“小学生”的姿态,跳出书本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从农技农活到乡土民俗,多问“为什么”,多琢磨“土办法。”二是多做“复盘”。如同河蚌反复打磨渗进壳内的杂质才能生成珍珠,选调生们也要时刻葆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心态,对自己出手的工作多做“复盘”。从细节入手,从高处着眼,多思考脱贫户监测户的“一户一帮扶政策”是否紧随时政、产业发展形势,“院坝会”上的政策传达是否足够通俗易懂,矛盾纠纷调解是否让当事双方称心如意等等,真正做到既不站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也不陷入困难矛盾中自怨自艾。

  开合之间孕育珠华。“开”就铆足干劲全力冲刺,“合”就沉身静心提升自我,选调生们只有在驻村工作中的一次次“输出”和“蓄力”之间,既“用实践理解理论”又“用理论指导实践”,既“起而干”又“坐而学”,如此往复锤炼才能成长为一名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的好干部。

发布人:岂任指间驹过隙 发布时间:2024-2-23 00:19 收藏 阅读人次:1773

初审:余路 编辑:礼嘉 责编:理理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