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作为一名选调生,我于去年9月来到这座被峡谷环绕的村落——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亚谷村,转眼已逾百日。回望数月基层时光,既有磨砺与尝试的“突破”,也有蜕变和收获的“萌芽”。我深感唯有做一颗扎根沃土的种子,伸向地底,汲取养分、拔节生长,方可自得其芳。
汲取自然养分,挖掘资源,在峡谷间“驻足发芽”
怒江自雪域发源,宕落峡谷,蜿蜒于群山与莽原之间,是造化之力在滇西南大地书写出的壮阔一笔。亚谷村坐落于高耸的夹岸间,横楔在怒江旁。在这里,冬季可见水色晶莹深蓝,夏季之时,急流自山峦间奔流而至,万事万物笼罩着朴拙神秘的色彩,饱含自然的野性。在这里,久负盛名的“秀水湾”让人领略何为壮美,三座山峰在滔滔怒江中错落排列,像三座孤岛与江水相守相依,滚滚白浪至此呈“S”型流淌。日出霞红之时,万道金光为这些孤岛披上彩衣罗裳,璀璨夺目,更显婀娜。在这里,磅礴绮丽的云海奇观叫人心神往之,每当骤雨初霁,山间云雾蒸腾,时而飘逸如纱,时而肆意回旋,车辆从其间穿行,宛若徜徉仙境。登峰而望,则见风起云涌、危崖耸立、雪峰环抱,蔚为壮观。扎根于此,只觉胸中退去尘浊,汲取充足养分,自然丘壑内营。
扎牢群众根系,日新日进,在峡谷间“破岩生长”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青年干部成长需要脚踏实地融入群众、扎根群众。初次踏上亚谷村“泥土地”,入户走访是我面临的第一项重点工作。由于缺乏经验,我仅按表格项目连环询问对方的基本情况。一同走访的村干部提醒道:“不要单纯问个人信息,小余,多去和乡亲们聊聊天呀!”细思深品,豁然洞明,入户走访是与村民迅速熟络的直接途径,但机械提问不仅使关系难以破冰,换来的也只是表层信息。此后,我便在笔记本上标注好包保户的位置、人口、耕地、财产等详细情况,慢慢勾勒出自己的“村民地图”,保证在开口前“认得了人”,开口后即“言之有物”,自然而然打开群众的“话匣子”,尽可能抽丝剥茧掌握个体问题后的群体共通,始终用带着“泥土味”的方式去处理问题。在日复一日悟真理、练方法、使真招的过程中,我的疑虑渐消而经验多涨,逐渐融入基层工作。我深感惟有绷住“日新日进”这股劲,笃学敏思、勇猛精进,方可厚植为民沃土,破岩生长。
积蓄实干韧劲,身心入至,在峡谷间“馥郁留香”
种子破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缓慢蓄力的过程。青年干部担当重任,就要于乡野中磨砺,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驻村以来,我参与了很多亚谷村的“大事”。我们配合村两委开展清廉村居建设,规划布置廉政文化彩绘墙和宣传栏。从雅致明净的青莲壁画,到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从正史中的勤政篇章,到民间口耳相传的廉吏故事。远远望去,民居更显古韵,清廉尽映山村,青瓦白墙,窗明几净,庭院清新,让人心旷神怡。时至寒冬腊月,我们同村民一道,沿着陡峭的山脊,穿越掩映的密林,采挖深藏在海拔2300多米山岭的天麻。当天麻滞销,村民一筹莫展之时,我尝试发挥自身长处,拍摄宣传推广视频,并与队友们共同发出消费帮扶倡议书,最终成功销售1000余斤天麻到昆明、四川、上海、北京等地,让边疆特产奔向远方,助农增收6万余元。我一步步解决“群众困难”,一项项写完“民生清单”,让种子开出“实干之花”,花香沁人,洋溢乡间。
“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基层是远离尘世喧嚣的课堂,唯有用好“眼睛”去挖掘资源,用足“真情”去扎根群众,积蓄“力量”去务实担当,以赤子之心驻守峡谷,一颗种子,亦可纳山河之智慧,收四时之浪漫,最终迎来满腔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