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来暑往,岁月更迭,转瞬我在基层已工作一年有余。回望这一年在贵州洪江村的点点滴滴,从“象牙塔”到“村委大院”,从浑身“书生气”到沾满“泥土气”,细数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不经思绪万千,“变”与“不变”是对这段经历最好的写照。
从985“研究生”到基层“选调生”,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的学习劲头。“是非明于学习,境界升于内省”,学习是我们自我提升、不断进步的不竭源泉。学生时代,夙兴夜寐,专心致志的学习,是为了学习专业知识,获得更好的成绩和奖项。虽然如今没有“期末考试”“毕业焦虑”,但是作为初来乍到的基层“小白”,我也曾因为经验不足未能答疑解惑而深感遗憾,也曾因为资历尚浅无法处理矛盾纠纷而质疑自我能力……因此为了尽快完成“研究生”到“选调生”的角色转变,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我及时“清空”自己,保持“空杯”心态,发挥读研时的学习韧劲,从头开始,将《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理论著作作为“床头书”“手中卷”,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汲取继续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从校园“象牙塔”到基层“大熔炉”,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干事决心。研究生毕业后,我放弃了去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决然回到家乡,来到基层,立志在此实现人生价值。然而,现实还是给我狠狠上了一课,从校园里熟悉的学习生活,到乡村一线,从办公桌上“写论文”到田地间“解决纠纷”,外部环境和工作内容的突然变化也曾让我猝不及防,但“选之于党、调之于任、生而为民”的选调初心始终激励着我继续前行。作为一名基层选调生,我们要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变被动为主动,化压力为动力,在“纠纷调解、政策宣传、项目落地”等一线历练成长,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真正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暖心人、引路人。
从通宵达旦“写论文”到全心全意“办实事”,变的是课题,不变的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奋斗底色。读研期间,我的课题是研究轴承合金性能。如今我的课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而这也必将成为我的“人生课题”。从“文献整理与归纳”到“入户走访,收集村情民意”,从“做好论文课题”到“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变的是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但奋勇拼搏、脚踏实地的奋斗底色始终不变。“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到村任职这一年来,我曾冒着炎炎夏日深入村头巷尾开展防火宣传,也曾顶着刺骨寒风清除道路积雪……这一段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基层是青年干部成长锻炼的“练兵场”“大熔炉”,唯有拿出勇于奋斗的姿态、攻坚克难的状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方能真正无悔青春、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