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作为“两会”热词,既掀起全国人民的讨论热潮,也成为地区发展的第一驱动。从领悟理解到全力发展,我们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一切要靠人才来推动、来实现,所以各地区当“切准”人才频道,真正以人才之势助发展新质生产力之势,共绘气象万千的新画卷。
思维活“切准”引才频道,创造颠覆式跨越,聚人才之势助新质生产力发展之势。“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发展新质生产力,从一定层面上来说,谁占据了人才“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单单依靠政策“加码”、待遇“引流”、情感“牵系”的方法,其实并不占优势,特别是对于思维活、专业强、创新水平高的高精尖人才、创意派先锋来说,他们更期待机遇、更需要舞台、更渴求成就和创造。所以,各地区要“切准”引才频道,就得“把准”人才需求、了解人才心声,始终聚焦当地优势资源、特色产业、未来规划、发展机遇,带着招牌去宣传、带着政策去揽才、带着口碑去招贤,同时结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需要,不断补齐高层次人才稀缺“短板”,以颠覆式跨越实现人才“济济一堂”,真正聚人才之势助新质生产力发展之势。
举措实“切准”育才频道,追求拔节式生长,以人才之兴赴新质生产力蓬勃之兴。想方设法提高人才“外来流量”是走出去的“关键一招”,但千方百计保证人才“存量”、稳固人才“增量”、优化人才“质量”,则是追求江山万代、后继有人的长存之道。一个地方如果老是依靠“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不仅容易冷落当地人才、降温育才土壤,更容易走入“被动局面”,外界环境一旦变化,就很难守住阵地。各地区要做到举措实、主动“切准”育才频道,就要打破人才发展、人才成长的“天花板”,着力把发展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挂钩”、把激活创新思维与加大专业培训“融合”,不断引入专家学者“教研组”、打造实践历练“大熔炉”、搭建新兴产业“试验区”,真正让“青苗”汲取养分实现拔节式生长,以人才之兴赴新质生产力蓬勃之兴。
环境优“切准”用才频道,实现双向式奔赴,以人才之功务新质生产力成果之功。“人才因产业而聚,产业因人才而兴。”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鲜明特征,是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新动能,既如此,就要让专业人才、高精尖人才等“唱主角”。在现实工作里,有的地方引才、育才搞得火热,但却以年轻人才资历浅、历练少、经验不足等理由,将其搁置一旁,仍然以老传统、老观念推动发展,自然收效甚微、事倍功半。只有不断优化环境“切准”用才频道,敢于、乐于让创新人才“挑大梁”“站C位”,在铺路子、搭梯子、给台子中促人才登台亮相,同时给足激励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做实服务后勤,让人才甩开膀子干事业、心无旁骛谋发展,方能真正实现双向式奔赴,以人才之功务新质生产力成果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