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是增强基层治理合力、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的必然要求。北京市平谷区滨河街道发挥党建的统领作用,创新“六个点”基层治理模式,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有力基层实践。
一、“六个点”基层治理模式
“六个点”基层治理模式,即政府补一点、街道奖一点、单位帮一点、社区筹一点、业主出一点、物业搭一点。该模式起源于滨河街道建西社区,由社区党支部牵头,业委会、物业企业、辖区单位、居民代表共商共治,共同破解盈谷中心小区基础设施损坏问题,后逐步推广应用到其他小区改建非机动车停车场、推动老楼加装电梯等工作中,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模式。
1.政府补一点——党建引领解难题。充分发挥“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相关部门多次对小区路面、楼顶漏雨等诸多遗留问题进行现场勘查,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在政策范围内,最大限度得到了政府的资金支持。
2.街道奖一点——精准发力鼓士气。社区将小区历史遗留问题逐一进行梳理汇总,将实施方案上报街道,综合分析居民诉求的迫切性、方案实施的可行性,街道进行综合评估后给予专项奖励资金。
3.单位帮一点——共建共享聚合力。充分发挥驻辖区单位作用,召开联席会,调动驻辖区单位共驻共建积极性,就路面问题进行面对面协商,公司最大限度让利,并给予免费划线、路面保养维护。
4.社区筹一点——当好管家提动力。社区充分发挥居民自治作用,通过居民议事厅,召开支委会,党员、居民代表、业委会三方联席会筹集资金,居民事居民管,居民建居民享。
5.业主出一点——激发自治顺民意。针对资金不足的现状,居委会和业委会成立监督小组,集资款采取实名制,由业委会和居民代表负责筹集并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并及时公示。
6.物业搭一点——真心服务赢人气。物业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资源优势,解决车库防水损坏、单元门柱爆裂、花池围墙整修等精细化管理问题,做好后勤保障和维护等社区治理提升工作。
二、实践案例
在实践过程中,针对不同社区实际情况和问题特点,“六个点”基层治理模式“分点”灵活运用,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提供了构建共治共建共享模式的典型案例和治理经验。
(一)建西社区创新“六个点”基层治理模式解民忧
1.“六个点”基层治理模式解决盈谷中心小区居住环境问题。盈谷中心小区始建于2003年,共有居民270户,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小区未经过竣工验收,未办理房产证,也无法使用公共维修基金,房屋楼顶漏雨、墙体窗户渗水、单元门损坏、楼道地砖松动、院内及车库出入口路面粉化等问题相继出现,居民诉求强烈。建西社区联合街道相关科室,协调施工方、物业、业主委员会、业主等召开沟通会、现场办公会20余次,通过政府补一点、街道奖一点、单位帮一点、社区筹一点、业主出一点、物业搭一点,共筹集资金48.37685万元,彻底解决小区路面破损、楼道脏污、车棚损坏、楼顶漏雨等问题,得到了居民的大力支持和赞扬。据滨河街道建西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方彩芹介绍,在工作中社区充分与每位居民沟通,鼓励党员干部带头,每天公示筹资进度、工程进度等,坚持居民议、居民定。集资启动仪式时,居民们热情高涨,在党员、居民代表的带动下踊跃集资,有些在外工作的居民也积极通过线上转账的方式进行众筹,共筹款3万余元。
2.“五个点”基层治理模式完成整楼加装电梯。建西社区文乐胡同14号楼共6个单元55户,社区通过“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双轮驱动,坚持“一户申请即启动,达到比例就签约”原则,广泛征求居民意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加梯工作。在启动、征询、签约等过程以及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等事项上,充分发扬民主,坚持人人参与、共商共议、同心同向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电梯安装费用采用“政府补一点、街道奖一点、单位帮一点、社区筹一点、业主出一点”模式。加梯工作于2022年4月底启动,于2023年9月6日实现整栋楼签约,探索出全市首个居民出资产权式整楼加梯的“平谷经验”。
3.“一个点”基层治理模式解决府前西街(C2段)底商漏水难题。府前西街(C2段)底商出售给8户业主,该楼未办理房产证,没有公共维修基金,未纳入物业管理。顶层防水年久失修,漏水严重。建西社区实行党建引领商圈自治,积极为业主搭建平台,多次组织业主代表召开协商会议。防水维修和雨漏管更换资金82112元,由7位业主按面积分摊,邻里之情更显互助友爱“一团和气”。
此外,建西社区采取“二个点”“三个点”“四个点”模式,破解公园壹号小区电动充电桩安装、非机动车停车场改建、电梯阻车器安装、五号公寓小区改造等难题。
(二)滨河社区延伸实施“三共”治理路径
滨河社区始建于1991年,下辖28栋居民楼,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滨河社区在“六个点”基层治理模式基础上,延伸提出“三共”基层治理路径,解决了8年来小区内东路、西路、南路等多条水泥路面破损严重的难题,得到了居民的广泛称赞。
1.共治。“吹哨”协调区住建委、区委组织部、区财政局等相关部门提前介入,优化道路修建方案;召集水电气暖等部门核对工期,化解地下管线保护、施工对接的问题;召开居民议事厅会议,通过修路方案和资金共筹方案,运用“六个点”模式共筹集修路资金78万元,其中企业单位减免3万元,社区居民出资15.15万元。
2.共商。社区着力打造“熟人社区”,依托百姓议事厅等线上线下6个议事平台,问需于民、问技于专、问智于众。收集居民道路改造意见建议近300条,现场邀请在修路、基础设施建设、物业管理上有经验的居民参与讨论,技术共商,为修路提供可行性意见。
3.共享。滨河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月波表示,多数社区矛盾都是信息不对等造成的,社区依托24小时网格微信群和社区服务站,将施工进程及出行提醒告知居民做到信息共享、参与共享、环境共享。
(三)金谷东园社区突出企业作用破解停车难题
滨河街道金谷东园社区府前西街7号楼,地处府前西街核心区。该小区同平谷区信息大厦同年建成,因工作日信息大厦来往办事人员较多,车辆的无序停放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金谷东园社区积极发挥党建引领物业作用,优化“1+3+N”工作机制,全方位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有效解决居民出行和停车难问题。社区通过问卷调查征集全体业主意见,并召集物业企业、居民代表、停车公司等共同议事解决问题,经过7次议事讨论,决定引进北京美丽城停车服务有限公司,打造停车场,彻底解决车辆乱停放问题,为推进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金谷东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刘浩雪表示,停车公司实施居民优惠、车位共享、先到先停、计时封顶的计费制停车管理方式,每一个环节都接受物业企业和业主的共同监督,真正推动车辆管理问题得到破解。
三、经验启示
(一)以党建为核心,将党建引领贯穿于社区治理的全过程
1.建强党组织是基础。基层社区情况复杂、工作千头万绪、群众需求多样,以党组织引领社区治理,可以有效地对各种治理力量进行整合和安排,聚力各类治理主体。社区依托微网格设立党小组,党员代表与业委会委员交叉任职,同时加强与党建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共建联建,遇事统筹各方力量齐抓共管,实现了思想同心、责任同担、行动同步,这是“六个点”基层治理模式得以实行的组织基础。
2.配强带头人是关键。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特别是带头人,是抓基层打基础工作的关键所在。滨河街道充分发挥党员、特别是社区书记在社区治理日常工作中的先进性、示范性作用,将社区居民想发声的意愿转化为社区治理的动力,有力破解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推动了“六个点”基层治理模式落地见效。
3.加强好机制是保障。密切组织与党员、党员与群众的联系,是激发社区治理主体内生、增强自治能力的根本保障。滨河街道以“民主提事、民众议事、民主监事、民主决事”为原则,通过微网格扎实做好群众走访调研工作,及时发现、调处、解决问题;在实施道路修缮、加装电梯等工作过程中,发挥居民言人、百姓议事厅作用,对群众需求进行集体研究,制定措施方案,公开进度信息,通过不断地收集和反馈信息,及时协调解决问题,保障了“六个点”基层治理模式顺利运行。
(二)坚持群众参与,满足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1.建设“熟人社区”,让居民有归属感。社区是所有居民群众的“家”,社区治理离不开每一个社区居民群众。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需要积极引导居民自觉回归自治本位、发扬“主人翁”精神。滨河街道滨河社区通过“熟人文化”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升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明显提升,凝聚力和融合度也得到进一步增强。
2.建设“自治社区”,让居民有参与感。只有充分尊重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建立“由民做主”的渠道和机制,营造居民自治的条件和氛围,才能充分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自觉性。滨河街道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为业委会管理小区事务搭建平台,通过成立业主自治管理小组、街坊互助小组等共谋社区建设,建构多样式、多类型的利益联系,激活辖区共治共建“细胞”,推动社区各成员单位踊跃参与基层党建、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治理工作。滨河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月波提出“一分也是爱”,杜绝入户收款模式,充分发动居民自觉性,每位居民出资无论多少,都是发动居民热心参与社区治理的成果,是构建和谐社区的成功一步。
3.建设“共享社区”,让居民有获得感。社区发展的关键在于社区的共享机制,居民自己的事自己议、自己干,对发展成果的获得感会更强。滨河街道老旧小区较多,居民通过共同议事、共同决策、自愿出资等形式,亲身参与到解决“身边事”的过程中,共同享受付出后带来的劳动成果,增强了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滨河社区居民主动担任小区道路施工的“宣传员”和“监理员”,针对施工时间、质量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与施工方积极沟通,居民对道路修缮满意顺心。
(三)用好社会力量,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1.社会力量有助于城市社区治理“做实主体”。社会力量是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的重要平台,同时还是鼓励引导公众参与的重要主体,能广泛凝聚社区居民、有效强化多元主体协作互动和情感沟通,激发城市社区治理多元主体的内在动力。在金谷东园社区府前西街7号楼停车场建设过程中,物业公司开展私占车位自清、劝清工作,对停车全域安装360度无死角视频监控系统,做好小区居民车辆录入等工作,为实施计费停车管理奠定了基础,发挥了主体作用。
2.社会力量有助于城市社区治理“做优质量”。在社会化服务的大趋势下,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社区治理有助于充分发挥其在专业领域的优势特长,用专业的理念、方法等化解社区问题、优化基层社会服务。在金谷东园社区府前西街7号楼停车场运营过程中,物业公司授权引进美丽城停车服务有限公司,以“城市整合服务运营商”和“城市服务供应商”的身份参与停车管理,发挥社会化运营企业的协同作用,通过“微利”的形式,增强物管基础上的社区治理服务效能,破解基层精细化管理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