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煮雨,岁月缝花。2022年3月,云南省红河州财政局新一批工作队员派驻到屏边县新华乡马鹿塘村,两年时间,我们跨越“城乡”,在基层一线拜人民为师,以担当实干诠释村民了“向往的生活”,见证马鹿塘村的蝶变。
用心用情,我们以“暖心礼物”点亮学子走出大山之路
您好,大学生,请接收红河州屏边县新华乡马鹿塘驻村工作队的“一封信”:“恭喜你如愿进入大学校园,带上自信笑容,装满努力的决心,为美好的明天读书,为辉煌的人生加油!少年啊,奔跑吧!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前程似锦!”“谢谢姐姐,您的信件收到了!我将不负期望,努力学习”。这是来自马鹿塘村委会驻村队和本村考取大学学生的“聊天记录”。
近两年来,我们利用工作经费开展捐资助学活动。马鹿塘村共有13人考取了大学,均收到了我们的一份暖心“开学礼物”——本科500元专科300元标准的助学奖励,一本笔记本和一封信,信件中写满了驻村队对每位学子的由衷祝福和殷切期盼。奖励虽小,但用心书写的信件却温暖了每个学子的心,更加坚定了学子们刻苦求学和追求美好未来的信心,也体现了工作队和群众的“真感情”。
乡村振兴,思想观念走在前面,必须依靠教育。自驻村以来,我们始终把教育帮扶放在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位置。以“精雕细琢”的耐心教育学生,通过“三讲三评”、院坝会结合实地走访,以“讲政策、访民意、促发展”为主题,为留守儿童发放文具,积极开展雨露计划、励志奖学金、助学金等教育政策宣传工作。寒假期间,我们邀请这些曾经领到助学金的学生回乡分享求学经历,从一双双自信的眼神里看到了走出大山带给他们的蜕变。
群策群力,我们见证村庄从“美在纸上”到“美在地上”
一次晚饭后,我和村干部、驻村队员照旧走菜园、逛牛圈、入农家。在入户路上,我们看见了一个破旧的场地:地面凹凸不平,坑洼大的地方甚至积水“养”了很多小蝌蚪;花坛里杂草丛生;在薄雾中隐约看见场地上有一处凉亭,凉亭上的木头已被侵蚀出了发霉的痕迹……
“如此大的场地竟然空无一人!若是将它改造一下,那老百姓就有活动场地了。”我暗下决心。我们召开会议,征求村民代表对改造场地的意见。在村民理事会上,村民代表纷纷出谋划策:“平整一下广场路面,小孩玩耍都不太安全了”“可以安装路灯,晚上我们就可以跳广场舞啦”“墙面上画点儿咱们村的变化,还有我们种的砂仁、草果,为我们的产业做做宣传嘛”……我们把村民的这些想法一一记在本子上,并与村干部深入分析项目可行性。紧接着撰写项目申报材料、向挂联单位申报资金项目、寻找施工队洽谈合作、沟通文化广场建设思路、协调施工困难,把党建元素植入民族团结、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振兴等方面进行设计,以“发挥党建引领、共建和美乡村”为主题,打造“初心”文化广场。我们和设计团队多次沟通,用铅笔把想法画在纸上,反复打磨,多次修改。施工过程中,村民也积极建言献策,我们一步步见证村庄从“美在纸上”到“美在地上”。
“走!广场上逛逛去!”如今,干净美丽的文化广场已经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的“打卡地”。坑洼破旧不堪的广场硬化成了平坦的水泥地板,杂草丛生的花坛种上了各色花草,充满年代感的墙面被多彩的墙绘赋予了“新的生命”,广场上充满了村民们的欢声笑语。“初心”文化广场是马鹿塘村整体的人居环境提升,更是村庄整合各项资源、发挥群众力量推动基层治理的成果。
每一次风雨兼程,未必彩霞满天,但这一路前行的日子,终不会辜负沉潜的力量。驻村即将结束,但人生征途慢慢,我们将初心不改,奔跑在逐梦的路上,执浪漫之笔,续写生命中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