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3月20日下午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强调,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站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总抓手,紧握振兴“三色笔”,带头勾勒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线条”、构建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主框架”、渲染积极健康生态环境的“主色调”,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紧握“均衡资源、补齐短板”的振兴“底色笔”,勾勒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线条”。让城镇的资源向乡村倾斜,补齐乡村公共服务短板,促进更加均衡的发展体系,是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之间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高度重视革命老区和欠发达县(市、区)振兴发展,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历史实践表明,发展不均衡会带来更多的问题,激化更深的矛盾,广大党员干部要聚焦每个乡镇缺乏的难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打通公共资源均衡的“最后一公里”,消除城乡之间的壁垒,打造出一片特色的、可复制的新型城镇化亮点。更要补齐公共服务的短板,破除教育、医疗等资源的弱项短板,去需要攻坚的地方施展拳脚,真正做出能够改变乡村面貌的实事、真事。
紧握“完善设施、改革创新”的振兴“本色笔”,构建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主框架”。“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目前,乡村发展相对城镇发展还有提升的空间,解决好民生急难愁盼更要加快将乡村振兴发展与人民生活幸福的“桥梁”搭建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时谈到了两个进一步,“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乡村环境整治,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民支持制度,充分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嘱托,聚焦民生难事、要事,将想法想到群众前面,锚定需求,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只有通过更好的生活环境、生活保障才能促进更多的人才来建设乡村。更要借鉴先进地区、发达地区的经验,立足本地实际,锐意攻坚、大胆改革,在可试错、能容错的环境中,大胆探索,争取刻画出一片更好的乡村发展蓝图,激发更多的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紧握“健全机制、完善体系”的振兴“成色笔”,渲染积极健康生态环境的“主色调”。要想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产生新问题、新情况,一定要健全机制体制,完善好发展的体系,才能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现扫黑除恶常态化,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生态。广大党员干部要重点区监测户家走访慰问,时刻关注生活状况,健全帮扶机制,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在源头上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更要汲取“枫桥经验”的做法,健全民主协商机制、规范基层政权运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打造出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美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