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是党的细胞和基石,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人员流动性增强的背景下,传统的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已经难以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做好工作地与居住地、工作上与生活上、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的“无缝衔接”,确保每一位党员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接受到党的教育和管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做好工作地和居住地的“无缝衔接”,退休党员要“接得住”。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党员退休后选择异地居住,这给党员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保障退休党员“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一方面,工作地党组织要加强与退休党员的联系,通过电话沟通、网络联系等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居住情况,帮助退休党员及时转接组织关系,方便退休党员就近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和学习教育。另一方面,居住地党组织要积极为退休党员提供活动场所,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和活动设施。此外,还要注重发挥退休党员的经验优势,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让他们在退休生活中继续发光发热,做到退休党员“接得住”。
做好工作上和生活上的“无缝衔接”,在职党员要“抓得牢”。对于在职党员来说,工作和生活是两个不同的场域,这也造成了党员管理和教育在时间上的无形分割,党员干部自律不能仅限“八小时”,党员教育管理也不能仅限“八小时”。对于工作单位有党组织的,工作单位党组织既要注重将党员管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通过岗位练兵、争先创优等活动,激发党员的工作热情和政治觉悟,更要积极推动在职党员到社区(村)报到,在“八小时”外参与党内生活。对于工作单位没有党组织的,社区(村)党组织要做好党员教育管理的兜底工作,要通过政治严肃、形式多样、时间灵活的各类学习教育活动,增强在职党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同时,党组织还要密切关注党员的家庭情况和个人发展,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让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支持,做到在职党员“抓得牢”。
做好流出地和流入地的“无缝衔接”,流动党员要“联得上”。在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性加强的背景下,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硬骨头”。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需要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党组织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党组织要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及时更新和维护流动党员的信息数据库,依托线上平台,做到有效对接,才能使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党、流动不流失”。一方面,流出地党组织要“向前一步”,主动联系党员流入地党组织,流动时间长和条件充足的要进行组织关系转接,防止“口袋党员”和“隐形党员”现象发生。另一方面,流入地党组织要积极接纳流动党员,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组织生活和学习教育条件,采取“互联网+党建”模式,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建立微信群、QQ群等线上平台,为流动党员提供学习、交流的渠道,同时安排专人定期与流动党员联系,向党组织通报其思想动态和流动去向,做到流动党员“联得上”。
党员教育管理的“无缝衔接”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要做好工作地与居住地、工作上与生活上、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的“无缝衔接”,还需要党组织从制度建设、组织保障、服务支持等多方面入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每一位党员都能在任何情况下都接受到党的教育和管理,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