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泪铸忠魂、尺牍照初心。英烈绝笔,是信仰力量跨时空的呈现。2024年清明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五集纪录片《绝笔》(信仰篇),一封封浸染着鲜血、熔铸着精神的绝笔,是诀别是斗争是嘱托,更是一种跨越时空的传承,字字滚烫,句句千金。青年干部要读壮怀激烈的《绝笔》,聆听殷殷期盼的嘱托,铭记拳拳相报的誓言,让信仰的力量超越时空,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修好“忠诚”课,铸牢对党忠诚的信仰根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骆何民在写给妻子枚华的绝笔信中写道:“枚华,永别了,望你不要为我悲哀,多回忆我对你不好的地方,忘记我!好好照料安安,叫她不要和我所恨的人妥协!”短短几十个铅笔字,是对妻子的愧疚宽慰,也表达了他一心向党,绝不投降的坚定立场。青年干部要一心一意跟党走,恪守对党绝对忠诚的信念,坚定自觉地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做到对组织忠诚、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用实际行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时刻保持清醒,排除各种认知干扰、消除各种思想困惑,面对各种错误思潮,敢于发声亮剑,确保精神上“不缺钙”,行动上“不偏航”,切实将“对党忠诚”从入党誓词的一句“口号”转化为心中的信仰、脚下的行动。
修好“斗争”课,永葆艰苦奋斗的信仰之姿。收回万般思念,史砚芬委托难友要来了纸笔,写下了一生最后的绝笔:“我死后,有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进,我们的革命事业必底于成,故我虽死犹存……请你们不要因丧兄而悲吧!”革命战争年代需要奋斗,和平年代依然需要奋斗。青年干部要接过艰苦奋斗的“接力棒”,保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清醒,不尚虚谈、多务实功,勇于到艰苦环境和基层一线去担苦、担难、担重、担险,在各种急难险重工作中主动作为,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要坚决摒弃“躺平”“摆烂”“摸鱼”“划水”等心态,自觉走出舒适区,在“百名干部解难题”、人才“揭榜挂帅”等活动中锤炼个人能力,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在劈波斩浪中奋勇拼搏,用奋斗之姿书写不朽的青春华章。
修好“奉献”课,厚植情系为民的信仰初心。带着对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心,李卡在给战友们最后的绝笔中写道:“我们这一代就是施肥的一代,用自己的血灌溉快将实现的乐园,让后代享受人类应有的一切幸福,这就是我们一代的任务,是光荣不过的事业。”青年干部要要在“绝笔”中感悟共产党员的为民情怀,牢记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主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围绕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养老等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多谋利民之策、多行利民之事、多行利民之举,切实把为人民群众办的好事办实,把群众盼望的事办好。要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要求落到实处,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主动担当作为,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把每一件好事做实,不断扩大为民服务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