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先锋印记·难忘瞬间

贵州安龙:干群携手奏响“春之曲”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委组织部 县委党校 邓丽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农时不等人,春日胜黄金。4月,在春风的浸润下,贵州省安龙县龙山镇乡村大地一派勃勃生机,全县科技特派员、包村联系干部、驻村工作队等在田间地头与村民一起采春茶、修河道、翻田地.....一幅幅“秀美春山图”在安龙县广袤的田野上徐徐铺展。

“大伙苦干10来天,在这个水源点挖出10来立方米水坑,把水引进水窖蓄满,成功解决了60亩烤烟示范点、100多亩水稻无纺布旱育秧示范点缺水问题。”驻村第一书记韦万锋看着河三组低洼处田里新挖的水坑装满了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面对入春以来日趋严重的旱情,第一书记韦万锋等驻村干部及村组党员干部团结一心,主动争取到兴义供电局15万元资金支持,带领村民寻找到6处新水源点挖坑蓄水、维修损毁引水管12处、新铺引水管110米、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引导群众节约用水……全力抗旱打响农业生产增收“保卫战”。

在巧岭村板磨组纳洋水库旁,笔者看到30多名忙碌的干部、群众身后,是一厢厢排列整齐的水稻无纺布旱育秧苗床。“工作推进过程中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应对困难的智慧,水稻育秧‘水路’不通我们就走‘旱路’”。据驻村干部梁永亮介绍,推广水稻无纺布旱育秧技术,有着省水、省工、省秧田等优势,1亩秧苗床可以移栽大田25至30亩。

今年3月初,龙山镇将840亩水稻无纺布旱育秧任务落实到13个村田间地块,所育秧苗移栽可覆盖全镇92.6%的稻田。同时,镇里积极寻求与县境内的贵州盛禾农业现代化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借“工厂式车间育秧”新路,推广1550亩水稻全程机械化移栽,可移栽覆盖全镇剩余的稻田。据镇党委书记罗国海介绍,采取水稻育秧“旱路”+“工厂式车间育秧”新路模式,为水资源紧缺、遭遇严重旱情的地区抓水稻粮食生产提供了有益启示。

为农业产业“解渴”,成为当地干部群众齐心抗旱保增收的一曲动人旋律。

在肖家桥、纳赖等村的烤烟育苗基地里,笔者看到技术干部正指导群众播烟种、放漂盘,严格按照专业化技术流程开展水上漂浮育苗工作。据了解,全镇4个烤烟育苗基地都“傍”水而建,可满足全镇2500亩烤烟种植需求。

老场坝社区“傍”河而建的60亩大棚早熟鲜食玉米基地里,齐膝的玉米苗绿意盎然。“解决了供水问题,就保住了早熟鲜食玉米亩产值3000多元的财路。”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必金说道。当前,全镇已移栽的鲜食玉米、小青瓜、辣椒等早熟蔬菜正处于抗旱保苗关键期,干部群众不敢有丝毫懈怠。

由于在桃树剪枝、施肥、防病、抗旱保灌等方面管理到位,岑由刚卖桃获得30万多元的收益。“尽管今年遭遇干旱,但再苦再累也要保住花费了多年心血才有的增收致富路。”岑由刚话语坚定。

在半坡、北乡、纳赖等村,像岑由刚这样的“党员能人”、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等群体,在镇里技术干部指导下千方百计给茶叶、八月李等特色产业“解渴”,奋力保住来之不易的增收致富路。

发布人:我是小妖怪 发布时间:2024-4-16 10:04 收藏 阅读人次:637

初审:易晗 编辑:宜倍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