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人才作为创新之源,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新形势下,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组织部门要持续完善人才引进的制度体系、实施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人尽其能的用才机制,做到慧眼识才、诚心爱才、大胆用才,发挥“头雁效应”,为新质生产力贡献新智能。
优化人才服务“温度”,打造引才汇智“强磁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我们指明了新时代人才工作正确方向,也为人才工作创新提供了遵循。人才工作的基础是吸引人才,要把招才聚才作为人才工作的主线,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当将心比心,既从地方政府角度来考虑,也需要更多地站在人才的立场思考问题,与人才共情,跳出固有人才服务思维定势,多方开展调研走访,多方倾听人才声音,在就业、创业、生活、服务、情绪价值等多方面满足人才的所需所盼;还要在引才聚才过程中避免盲目局限于引进“高精尖”,要通过调研生产一线情况,找到本地区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基层治理等方面的人才缺口,梳理人才需求目录清单,努力实现人才与地区发展的“双向奔赴”,推动人才引进与高质量发展需求同向而行,让人才成为产出新质生产力的“主引擎”。
紧跟人才使用“速度”,厚植人才培养“新沃土”。人才招引,“引”得一时,难“引”一世,光靠人才引进无法永远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立足培养人才才是长久之计。组织部门要注重实践育才,将有相关才能的人才选派到基层一线的重要岗位上锻炼,练就人才“打硬仗”的本领;还要注重不能“一锅端、一把抓”,发展差异化人才培养方式,为人才“靶向定制”成长方案,用好职业院校主阵地,持续推动完善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推广创新定向培养模式,着力培育满足本土发展需求的适用性人才。联合人才工作的各部门围绕高质量发展需要,查找各领域人才成长的短板,邀请专家教授定期开展专题培训和现地教学,周期性培养扶持各领域的领军拔尖人才,为人才成长打通道路。
精准把握选才“力度”,筑好用才提质“大舞台”。世不患无才,患无用才之道,人岗相适,用好用活各类人才,方能人尽其才。人才不是花瓶,人才政策更不能束之高阁,要坚持深化“项目+人才+产业”的合作模式,推动人才助力项目与产业,实现项目、人才、产业同频共振。要针对不同领域、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才,精准“配餐”,坚持不以学历论英雄,不以资历看能力,树立正确的用人标准,公平用人、放心用人、精准用人。要发挥人才评价的正向激励作用,探索创新人才梯队建设选拔方案,建立完善以创新价值和贡献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以考核方式有效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调动人才的工作热情,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为新质生产力增智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