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驻村干部 请让“四千”的阳光照进你的理想

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委组织部 李旭东 杨月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四千”即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方百计,它们不仅是驻村人员的工作态度,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广大驻村干部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要坚持以实践为基础,以沟通为桥梁,以智慧为武器,以态度为动力,为乡村的振兴和发展贡献一份“驻村”力量。

坚定“我心无悔、矢志不渝”的赤诚初心,让“千山万水是实践”的使命之光照进理想。“庭院难养千里马,花盆岂生万年松。”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驻村干部大多是从省市选派下来的干部,对基层事务不了解、工作方法掌握不透彻,如果仅依赖于办公室这一亩三分地而缺乏调研,极易出现理论脱离实际、工作浮于形式的问题。因此要想掌握基层工作的真正本领,就得向基层前辈们拜师学艺。正所谓,“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只有心无旁骛地“沉下心”,用脚步丈量基层热土,在田间地头里同人民群众干在一起,广泛搜集“金点子”“好主意”,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方能对村情民意了然于胸,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

厚植“枝叶关情,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让“千言万语是沟通”的关切之意放在心上。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要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特别要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基层工作既要努力将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说清楚,又要用通俗易懂、乐于接受的话语给群众讲明白。眼下,部分驻村干部存在基层工作“水土不服”、与群众沟通不畅,导致工作陷入“恶性循环”的现象。因此,驻村干部要多进农家门,多吃农家菜,多说农家话,以谦虚学习的心态和老百姓打交道,和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与群众打成一片、交心谈心,想方设法多说群众听得懂的“明白话”,积极为群众出谋划策。不搞花架子、多干实在事,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成为老百姓的知心人。

砥砺“事不避难,挺膺担当”的奋斗之志,让“千方百计是智慧”的有为之光昂扬向上。“犯其至难而图其致远”,驻村工作纷繁复杂,困难也是不期而遇。部分驻村干部存在“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过关心态,殊不知,这般心态只会让工作潜藏危险。因此,广大驻村干部要强化担当意识,开阔眼界和思路,立足本地实际,聚焦群众期盼,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在大事上开动脑筋、铆足马力,在难事上找准堵点难点,有效清障破难。面对基层工作千头万绪,虽时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惶恐与迷茫,但只要以“强国有我”的自信和“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勇气,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定能攻克难关,蹚过险滩,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汲取“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坚定决心,让“千辛万苦是态度”的奉献之光不断绽放。“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基层环境艰苦、工作繁杂,苦辣酸甜与急难险重并存,但是只要把“酸”当历练,把“甜”当收获、把“苦”当担当、把“辣”当本领,就能厘清基层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断增长本事才干、丰富实践经验。驻村干部要有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善作善成、久久为功”的韧劲找准方向,用“千尺大树扎根基层,万丈高楼立于坚石”般的担当在新时代立业建功,在千辛万苦的环境中奋力拼搏、倔强生长,努力当好一线“苦行僧”,定能在实现人生价值中彰显为民服务真情,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驻村力量”。

发布人:小杨方方 发布时间:2024-4-18 09:07 收藏 阅读人次:1991

初审:林竹 编辑:唐宋 责编:文小汇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