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大,黎元为先。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文章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增进人民福祉、汇聚人民力量,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百姓身边的关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刷新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坚守“为民初心”,站稳人民立场,以“真心指数”换取群众“信任指数”。“初心”连“党心”,“党心”连“民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宗旨意识,坚守初心使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一心为民永远是最重的“砝码”,“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的焦裕禄、“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守岛英雄”王继才……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涌现了一批批有着坚定理想信念、一片丹心向党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凭借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信仰,诠释了共产党人应有的精神追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同一面”,始终和人民群众保持“一条心”,始终怀着与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将为民的忠诚之情融入到实践之中。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时刻将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头,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解“民之所困”。不断提升在党和人民心中靠得住、能放心的“信任指数”。
扛牢“为民责任”,增进人民福祉,以“奋斗指数”赢得群众“点赞指数”。身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为民之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我们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如今,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虽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但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为民造福的初心使命不会动摇。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到各项工作中去,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的期待。要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勇于担当责任,不断推动工作的创新和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民生问题,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要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引导群众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建设,推动乡村产业兴、生态美、乡风淳、治理优、生活富;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福。
坚持“群众路线”,汇聚人民力量,以“智慧指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实践证明,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无论是依靠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胜利的淮海战役,抑或是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脱贫攻坚战,党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休戚与共。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心拜人民为师、虚心向人民求教、诚心向人民学习,一切工作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凡事多问问人民满不满意、多问问群众答不答应、多问问百姓支不支持。要坚持以“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的端正态度,以“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奉献精神,以“身居庙堂思民忧,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谦卑之姿,把人民至上价值理念内化于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