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更应深入继承挖掘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做好文化传承的“昨天”“今天”“明天”,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思考过去,明所从来,记住“昨天”的智慧,当探寻文化源流,以“文化自信”继承千年积淀的智慧。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风范品格、“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社会理想和“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发展要求等丰富的智慧宝藏,不仅能为新时代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迪,也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广大党员干部要记好“昨天”的智慧,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宝库中深挖宝藏。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学扎实、学深入、学全面,做到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真正将文化自信深深“扎根”在传统文化“沃土”之上。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传承。
放眼今朝,研精致思,讲好“今天的故事”,当根植文化沃土,以“薪火相传”积蓄千锤百炼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广大党员干部要讲好“今天的故事”,要结合时代精神,做好当下的文化宣传弘扬工作。要使文化宣传有“泥土气”,始终贴近群众,多讲“地方话”,多用“家常语”,使通俗易懂的文化走遍田间地头,取得“繁花开遍漫山头”的效果。要不断畅通文化交流渠道,在世界之林中传播中国“声音”,在“协和万邦”中绘制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形态。要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切实推动保护与利用并举、传承与发展并重,促进文物保护与旅游产业、乡村振兴、特色城镇建设、休闲农业等相结合,让保护成果惠及民众。要因地制宜深挖乡村传统文化,将独具特色的地形地貌、历史遗址、传统服饰、民俗节庆等文化成分进行融合,发展富有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文化体系。
瞩望未来,知其将往,绘出“明天”的蓝图,当融通崭新气象,以“守正创新”谱写继往开来的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重大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长安三万里》《只此青绿》火爆全网,到“数字故宫”“云游长城”借助 VR、AR等技术风靡国外,文化创新赋予了中华文明葳蕤蓬勃的繁荣景象。要坚持古为今用、守正创新,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绘出文化传承欣欣向荣的“明天”的蓝图。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打造“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要营造良好的文化创新氛围,推进法治建设,加强文化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尊重创新、鼓励创新、保护创新、争先创新的社会氛围。要推动文化与高新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升文化的内容、表现形式、传播手段等方面的综合创新,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及发展新型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与科技联结、与创意嫁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