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选调生的初心故事:回到家乡 建设基层

黑龙江省伊春市汤旺县乌伊岭镇 姜瑞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作为一名基层选调生,选择了家乡,既是二十多年求学生涯的一次体验、思考与实践,也是以二十多年来的所学回报家乡的坚定选择;选择了基层,既是选择了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又是选择了践行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办好每一件“身边小事”的初心使命。在两年半的工作实践里,我认真敲开群众的家门,耐心走进他们的心门,用心“知”、主动“觉”,不断倾听群众的需求,用行动书写服务群众的满意答卷。

用心感“知”基层“需求”。作为一名本土基层干部,熟悉镇情、人情就是我的最大优势,所以在工作中我会以寒暄、互助、串门的方式去了解群众的需求。以寒暄“知”需求,有时候在农贸大集、超市都会遇见看着我长大的叔叔阿姨,他们会在寒暄闲谈时关心我的工作,也会用最朴实的语言、最真实的事例跟我说诉求、寻帮助。这几年冬天的雪下得格外大,部分偏远平房区的门前小路不能以器械清理,起初我并不了解这个情况,在闲谈时李阿姨提起了这件事,说:“这雪下得真大啊,北头儿那几个老头老太太又得几天才能出门了。”在听到此事的时候,我立即跟小伙伴们沟通,第一时间为居民清理出了出行小路。以互助“知”需求,今年,我的老邻居王奶奶年纪大了,儿女马上就要回来接她去北京看病,可是却在异地医保备案上犯了难。王奶奶本人年纪大了没办法自己去办理相关手续,而儿女们又都在外地,回来接上她就要出发,没有时间去办理相关手续。我在了解到他们的实际困难后,立刻向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咨询所需材料,及时为王奶奶办理了异地医保备案手续,听着王奶奶和她子女的感谢话语,我心里感到无比妥帖,既是为自己可以帮到她们而高兴,也为我们基层办事“不跑腿、少跑腿”的“一站式”服务感到自豪。以走访“知”需求,“韩同学今年八岁生活困难,是镇里的低保户,下课就喜欢和同学们一起踢足球,希望可以有一个足球可以在家里练习。”面对辖区内的困难群众的需求,我们镇建立了“微心愿”清单,通过“微心愿”的征集、发布、认领,来传递爱心、助危扶困,而我认领了韩同学的微心愿,看着他在操场上奔跑的身影,我为自己所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而无比欣慰。

主动“觉”察成长“方向”。入职以来我改变了许多,从不善言辞到“社交达人”,从公文小白到提笔能写,从一般干部到担任领导职务,不断“成长”成了我的主旋律。主动融入,用真心换得真情。身为到村任职大学生中的一员,为了尽早能与村民“打成一片”,我不放过任何可以入户的机会,逐渐由一名开始走访时插不上话的“记录员”变成了能与群众顺畅沟通的“交流员”。在与群众的坦诚交流中,我受到了群众的真情相待。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走在村路上,我的一位帮扶户微笑着跟我打招呼:“上我家蹭饭来呀。”那是我第一次听到群众的主动问候,很亲切、很温暖。主动进取,用虚心学得本领。回想第一次写材料时,我经常是“心中一团火,脑子一团麻,笔下一团糟”。为了打破困境,我选择了主动出击,虚心向有经验的领导、同事请教学习,主动去查阅和收集资料,边学边写、反复斟酌、反复修改,经历了几个咬文嚼字、揣摩语句的夜晚,最后才交出令人满意的文稿。尽管过程痛苦,但再写材料时我心中便多了一份底气。主动作为,用实干赢得点赞。“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个工作繁杂的地方,但只要主动作为,基层也是个干好了容易出彩的地方。自任副镇长一职以来,我积极主动探索,为两村编制了“积分制”实施方案,并逐步推广实施;成功申报“以工代赈”项目,为村庄基础设施提升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和点赞。

“知觉”和“觉知”是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基本能力,也是指导工作、推动工作的思想引领。作为一名选调生,我们选之于党、调之于任、生而为民,必须不断“知觉”世界、“觉知”世界,不断“见世面”,见世界的每一面,并以身为桥梁,知觉基层、扎根基层,向阳而生。

发布人:努力得到编辑推荐的姜姜 发布时间:2024-4-29 09:02 收藏 阅读人次:1431

初审:向阳 编辑:宜倍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