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曾说:“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当下,“新质生产力”这一原创性新概念备受各方关注,犹如初露海面的“桅杆顶”,成为培育现代化新动能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新选择。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来说,能否科学理解、充分把握其时代内涵、核心要义、本质要求,因地制宜地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既体现政治担当、眼界格局,也考验思维认知、能力本领。
海平面上突然冒出的“桅杆顶”,往往预示着“大船”即将显现,同时也蕴含着“船”的“航向、航速”等多种信息,是事物发展规律、变化趋势的“晴雨表”“风向标”。只有把握好“桅杆刚露”时,才能先人一步、胜人一筹抓住发展机遇。然而,现实中,少数干部不懂、不会看“桅杆顶”,他们或缺少审时度势的意识,或缺少见微知著的本领;有的即便“看到了”,也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没有结合实际深入、系统地思考分析,更谈不上因地制宜地推动发展,白白贻误了发展良机。
新生事物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质生产力代表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方向、新趋势,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必须高度重视、正确理解。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主动站在发展全局的高度、创新战略的角度来对待、认识新质生产力,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方能在“登高望远”中看见“桅杆顶”。要全面汲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知识,尤其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搞清楚、弄明白“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寻找“桅杆顶”不能漫无目的、“看到哪算哪”,而要讲求策略方法。一方面,要增强一叶知秋、见此知彼的洞察力,透过现象看本质,加强前瞻性思考,第一时间读懂中央提出新质生产力所释放的鲜明信号,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在新领域、新赛道上占据先机。另一方面,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主动到项目、企业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询本地民营企业家、高科技人才和群众的意见建议,找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金点子”,同时结合本地优势产业、技术条件等谋划部署,做到实事求是、稳扎稳打,防止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让新质生产力向“新”而行、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