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赤城奔赴,不惧畏途巉岩。毕业季,有人向往大城市的喧嚣热闹,我却对乡村的烟火气息情有独钟,义无反顾地选择成为一名基层选调生,继续完成人生的“学业”。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山村的村头巷尾游学、践学、研学,于广袤田野上书写“赶考”答卷,也许前路风雪载途泥泞遍地,或者起步冲刺步履维艰,我相信,只要把青春的种子播撒在田野间,就一定能绽放出绚丽的生命花朵。
向下扎根,在村头巷尾“游学”。养老保险怎么申请、低保评审怎么核算收入、申请宅基地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刚到村任职,一次满怀期待地入村走访,群众的热心咨询,走访之路就变成一次求学之旅。回到村委,便马不停蹄地开始“带着问题学”,向支部书记请教基层治理如何开展,向村委主任学习服务群众技能本领,向老党员咨询调解矛盾纠纷的诀窍,党规党纪、法律法规、指导文件都是学习素材。每一次的走访服务,在为群众答疑解惑中,理论知识和实践办法相互印证,不断地沉淀积累,转化为补短板,增技能强大力量。面对群众新提出的疑问和困难,深知“道阻且长”,不敢懈怠半分,焚膏继晷地求索解决之道,根深深地向下扎去,汲取“土地”的营养,努力成长为可以遮阴挡雨的可造之才。
向上生长,去田间地头“践学”。随着时间的推移,把群众迫在眉睫的“急难愁盼”问题一一画上句号,小山村的一些“老大难”问题也凸显出来。人居环境整治、坝区产业发展、扩宽群众增收渠道成为首要任务,在党支部的引领下,落日余晖的广场、群众错落的院坝,人员聚集的地方成为我们卫生宣讲宣传的主战场,生产垃圾怎么处理,生活污水如何排放,在与群众的盈盈笑语间娓娓道来,长期的坚持下,小山村的“白色”少了、沟渠清了。通过摸底排查,针对村内的适龄务工群体,逐一上门推荐工作岗位,引导外出务工,“钱袋子”渐渐鼓起来,群众的笑脸也舒展开来。深知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我们把目光焦距在坝区农业谋划,春耕播种、夏日除草、秋收冬藏,在汗水的挥洒间,一切都在欣欣向荣,在不断地磨砺锻炼中,小山村和我正一起“向上生长”。
向光追寻,于字里行间“研学”。时间在忙碌中悄然流逝,我的到村任职之旅也将告一段落。步入新的岗位,迎接新的使命,难免要做几次“热锅上的蚂蚁”,但我始终不曾退缩,也不会感到迷茫和彷徨,我深知山野的灌木,只有经历春寒料峭、风压雪欺,向阳生长、追光而行,才能茁壮成长。风雨不改凌云志,振衣濯足展襟怀,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我把积累的理论知识逐一梳理,查缺补漏,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持续用理论指导实践工作开展,赢得身边同事的“点赞”“喝彩”。在党纪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对照党规党纪检视自身,对标反面案例强化自我警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坚信,只要向“光”追寻,逆风而行的时代赶考者终能跨过雄关漫道,越过岁月山河,交出党和人民满意的“赶考”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