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感恩母亲节:听长辈“话”家风

安徽省委组织部定向选调生 吴双胜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家风是宏观抽象的意识形态,也是微观具体的言传身教,不仅表现在家谱、家规、家训、家书等传承载体之上,也隐藏在长辈的一言一行、谆谆教诲之中。母亲节将至,我们既要弘扬和传承孝道文化,也要用心体悟“长辈说过的话”,让良好家风的传承成为母亲节的最高献礼。

从家风中汲取“奋进之力”,夯实“泥犁拔舌自担当”的成事之基。“要对得起自己的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做出努力。”每逢人生的重要关口,父母的谆谆教导,都如穿透迷雾的一缕阳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遵从本心、勇毅前行。而今投身基层火热实践已逾一载,“守初心、担使命”依旧是我思想的“校准器”、行动的“指南针”、决策的“锦囊计”,贯穿于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不断淬炼自我、增长才干,求真学问、练真本领。要主动掌握“花繁柳密处拨得开”的手段,敢想敢为,善作善成;努力增强“风狂雨急时立得定”的定力,脚踏实地,行稳致远;始终保持“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做疾风劲草,烈火真金。既要广读“有字之书”,钻研专业知识,丰富知识学养。也要在火热实践中悟透“无字之书”,把经历变成经验,把阅历变成能力,在知行合一中提升干事创业本领。

从家风中汲取“信仰之力”,砥砺“许党为民万事轻”的报国之志。“要对得起国家的培养,没有党和政府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爷爷奶奶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亲身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年自然灾害”、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亲眼见证了祖国从动荡不安到国泰民安,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的华丽蝶变,他们更加懂得党的伟大、光荣、正确。每每坐上饭桌,爷爷奶奶都会给我们小辈来一堂生动的“忆苦思甜”教育课,叮嘱我们“要珍惜幸福生活,懂得感恩,永远跟党走”。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诚”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党忠诚”不仅是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更是共产党人必备的政治品格。党员干部要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始终忠于党的事业,与党同心同德,与国同向同行,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从家风中汲取“初心之力”,笃修“计利当计天下利”的为民之德。“要对得起组织和百姓的信任,公务员姓‘公’不姓‘私’。”自从成为一名“人民公仆”,父母日常唠嗑的话题便由“某某专家学者”变成了“某某党员干部”,发信息的高频词也由“照顾好自己”“认真学习”变成了“服务好群众”“认真工作”。父母正面抑或侧面的谆谆告诫,不断为我敲响清清白白做人的“警钟”,打好干干净净做事的“预防针”。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每位党员干部都要清廉自守、克己慎行,掸除“作风尘”、浇灭“贪欲火”、筑牢“防腐堤”,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在逐梦前行中,持续强化“检身若不及”的自觉,经常对标对表、见贤思齐,将个人理想与民族之梦、人民之需结合起来,出功成之力,不求功成之欲,以忠诚干净之我,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发布人:逸流苏 发布时间:2024-5-9 17:06 收藏 阅读人次:1117

初审:余路 编辑:理理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