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转眼间我们已经认识了两百多天,还记得初次见面时我怯生生地向你们介绍自己,那一幕仿佛刚发生在昨天。半年多来,我们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彼此间早已结下深厚的友谊。那些伏案工作的专注身影、村头巷尾的走访慰问、巡山路上的互相搀扶、田间地头的欢声笑语……都见证着我们“三人组”在村里这段“闪闪发光”的日子。
那些一起“蹲办公室”的日子。“小罗,以后你就坐这个位置,桌面上有前任队员留下来的一些材料,你自己浏览看看,有什么不懂不会的再多问问坐在你旁边的赵哥。”驻村伊始,你们都在耐心地帮助我这个“新来的”尽快适应工作环境,也经常鼓励我要把我们所开展的有意义的工作及时写成信息记录下来。办公室里的每一天可以说是很充实的,有时候填报各类报表,有时候撰写汇报材料。你们常说,在村里,我们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就是一个集体,只有融洽相处、互相配合,各项工作任务才能有序开展,团队才更有凝聚力。为此,无论是两险收缴、收入核算、养老资格认证、摩托车信息采集等一些阶段性的“急事”,还是召开村组干部会、群众会议等一些常态化的“琐事”,我们都是和村“两委”共同完成的。慢慢地,我融入到这个集体里,也逐渐明晰了自己需要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
那些一起“走串寨子”的日子。“小罗,今天我们去清理河道里的白色垃圾”“小罗,今天我们去上金弄组帮助出行不便的老人进行养老认证”“小罗,今天我们去田坝查看春耕备耕情况”……起初,每次外出活动我总是默默跟在你们身后,看着你们和群众交谈家长里短,我不禁在心里想自己要什么时候才能像你们一样熟悉村情民情,与群众沟通时怎么才能做到不怯场。你们也许是发现我的兴致不高,便安慰我说你们刚来时对如何开展驻村工作也是一头雾水,自己摸索着干,多走多问多记,慢慢也就越来越熟悉了。后来的日子里,我从你们和村“两委”的前辈们口中熟悉了需要开展的日常性事务,在一次次的走访入户中熟悉村情民情。现在每次入户,我能够主动找话题与群众交流了,不再像一开始那样默默站在旁边“一言不发”。走的路多了,鞋上沾了不少泥,你们说这才叫真正的“接地气”。“这户是陈某家,我之前来过。”确实,看着自己一天天被晒黑的皮肤,对村情户情也越来越清楚,我感觉自己的生活多了些点驻村的“意思”。
那些一起“种菜煮饭”的日子。种地是一门学问,来驻村我们就要不断充实自己的三农知识储备,多亲近土地、多跟群众取经。到村的第一天,我便被村委会院里的那块菜地所吸引,你们告诉我驻村需要自己买菜做饭,这块菜地是大家一起种的,平时吃点绿色蔬菜那些我们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小罗,今天想吃什么?”“吃西红柿炒蛋、腌菜炒肉,再来一个青菜汤。”对于这种点菜式的日常,我早已习以为常。饭点一到,你们炒菜做饭,我洗碗已经成了一种默契。两个月前,大家重新修整菜地,你们教我怎么挖地、怎么种菜、怎么施肥,跟着你们,我学到了很多劳动技能和生活常识,这些都是对以往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的实地运用,对我接下来的驻村生活帮助极大。前阵子新种下的青菜、白菜已经长得很高,瓜藤上结出了小黄瓜,西蓝花也在一天天长大,我们都开心地笑了,又可以开始新一轮的采摘。
不知不觉中,我已写到这里。感谢你们这半年来的关心和照顾,让我这个驻村小白逐渐步入正轨,也希望我们“三人组”在接下来的驻村时光里能够继续“发光”。纸短情长,言不尽意,最后我还想真诚地再说一句“有你们在,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