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好博物馆这一“鲜活教材”,从丰富的“馆藏资源”中汲取思想智慧,在“溯本求源”中上好正本清源、培根铸魂的“思政课”,一往无前走好“为政之路”。
“历史馆藏”流淌“红色基因”,矢志不渝走好“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之路,让建党精神历久弥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在中国红军长征纪念馆里,我们重温“翻雪山过草地”的峥嵘岁月,激发“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里,我们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感知“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崇高信念。回望我们党走过的百年风雨历程,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是支撑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制胜法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从“革命馆藏”中汲取信仰之力,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以“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如磐定力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文化馆藏”承载“精神血脉”,继往开来走好“饮其流者怀其源”的传承之路,让文化自信气贯长虹。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走进三星堆博物馆,我们可以从“青铜大立人”和“青铜神树”等独特造型中读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智慧;在殷墟博物馆,我们可以从片片甲骨中窥见中国汉字的起源奥秘。这些“文化馆藏”,刻录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印记,凸显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广大党员干部要善于从历史文物和方志典籍中探源中华文明,解锁其中的“智慧密码”,做到“古为今用”,在文旅开发、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领域进行巧妙“嫁接”,真正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将“文化力量”转化为“发展能量”。
“数字馆藏”折射“时代脉动”,守正创新走好“天工人巧日争新”的破冰之路,让创新热潮持续升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近年来,随着VR、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博物馆也开始搭乘技术快车“直上云端”,摇身一变成为触手可及的“数字博物馆”,为公众带来全新体验。故宫博物院推出网上漫游新玩法“V故宫”,数字世界里的紫禁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敦煌莫高窟推出“数字藏经洞”,生动复现6万余卷珍贵文物的历史场景。“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技术变革日新月异,作为党员干部也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坚决摈弃“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旧思维,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让创新之火越燃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