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以“辩证思维”让“关键一招”“一击必胜”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街道沙湾东村党委书记助理 章胜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5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文章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辩证思维,准确统筹好“上”和“下”、“分”和“合”、“内”和“外”的逻辑关系,把握“精准”“协调”“高效”的出击秘诀,让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在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难题“一击必胜”。

统筹“上”和“下”的关系,让“目标明确,路径清晰”的顶层设计和“念兹在兹,心有牵挂”的人民立场“同频共振”,“精准”打出“关键一招”。要在“自上而下”中强调“自下而上”。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必然触及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只有站在人民立场,始终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才能准确把握和处理好其中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出现的新突破、新事物、新成就无不来自于亿万人民的智慧、心血与汗水,只有紧紧依靠人民,增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主人翁意识,改革开放事业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探索智慧和实践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开放的归宿在人民,指向在人民。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到脱离人民,忘记人民,改革开放这项“人民事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增强发展的获得感,又要广泛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

统筹“分”和“合”的关系,让“一子落定,满盘皆活”的系统思维和“直指弊病,督察跟进”的问题导向“同频共振”,“协调”打出“关键一招”。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开发,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是一项“宏大工程”,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个维度,推动其中任何一个维度的改革调整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零碎敲打”式的调整不行,“碎片化”式的修补也不行,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另一方面,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各领域、各环节之间的关联性和互动性愈发紧密,发展过程中任何问题的出现逻辑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难以奏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系统思维,加强顶层设计,既聚焦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以重点问题的突破带动整体跃进,又摒弃“头疼医头”“牙疼补牙”的贫乏思想,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发展“内在规律”,使各项改革开放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

统筹“内”和“外”的关系,让“一方山水,一方风情”的区位优势和“立足实际,创新融合”的先进经验“同频共振”,“高效”打出“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成果是在特定的经济条件、区位条件、行政体制下孕育而生,“依葫芦画瓢”式的复制推广在区域发展差异的背景下只会“一头撞到南墙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当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破除社会发展各方面体制机制、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千钧重一羽,轻重在平衡。广大党员干部要认识到区域战略地位和区位优势的差异性,摸清“家底”,把握“复制推广”和“本位优势”的“平衡尺度”,探索出一条结合地方特色的创新之路。要前往一线调查研究,既要“身入”更要“深入”,既要“人到”更要“心到”,在尊重事物发展规律这个“大前提”下,思考研判复制推广的可行性和转化性,把握新质生产力战略新机遇、战略新环境,紧紧牵住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种好中国式现代化“责任田”。

发布人:微光 发布时间:2024-5-22 15:04 收藏 阅读人次:1166

初审:楚搴 编辑:宜倍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