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组织工作

【漫画】从“零”出发为新农人“精准画像”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街道党建办公室 胡明珠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在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征程上,“新农人”大军竞相涌入,要想让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一展所长,在广袤的基层实践中“建功立业”,基层党组织就要从“零”出发,巧绘“引、育、留”工笔画,做到从“零”到“一”,让“新舞台”上的“新农人”实现“新梦想”。

“零盲区”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精准画像”适配“职业新农”,让“人才引进”与“岗位需求”相互链接。时代发展风起云涌,社会化大潮风起云涌,广袤基层成为“新农人”竞相奔赴的“大舞台”,乡野大地已经发出“招贤令”,具备管理能力、科技知识、营销思维的“新农人”是乡村人才引进的“对象”。广大基层干部要“站在本土看本土”“跳出本土望本土”,精准掌握本土发展所需的“人才类型”,聚焦“一链一策”“一企一需”为新农人“精准画像”,以“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宽阔胸襟、“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国际视野和求贤若渴的赤诚依托互联网资源,把乡土人才“挖”出来、在外人才“召”回来、紧缺人才“引”进来,并根据特长进行“岗位分配”,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服务意识高的“新农人”纳入村“两委”班子,把那些学习能力强、运用技术好、发展视角独特的“新农人”纳入企业“管理层”,通过乡村文旅开发、特色农业产业园建设、农业合作社打造等手段为怀有不同类型才能的“新农人”提供施展才能和理想抱负的舞台。

“零误差”建强“培根固土”孵化器,“盘活资源”孵化“高级工匠”,让“人才成长”与“产业发展”双向奔赴。“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满足这样庞大的人才需求必须主要依靠自己培养,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别人有赶不上自己有,激活人才“一池春水”,既需要“引进来”,也需要“自己育”,这样才能避免人才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将被动变为主动。基层党组织要以“产业发展所需”作为“育才所向”,以“能力素养专业化、岗位管理专职化”为培育方向,整合优秀乡村产业、高校、本土专家等资源为“新农人”搭建“培养平台”,选拔种粮养殖能手、非遗传承人、直播带货达人等能工巧匠,通过农技专家的“传帮带”、农民夜校及职业院校的“回炉再造”等手段,引导这些“新农人”在乡村产业谋划、招商引资、基层治理、农村电商、精神文明建设等干事一线强基提能、建功立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高级工匠”。

“零等待”营造“近悦远来”好生态,“精细服务”留住“千里良驹”,让“人才留用”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则愈匮。”服务好,则人才聚、事业兴。如何让人才“既来之则安之”,考验着基层党组织的诚意和诚心,要打好“留才”组合拳,以科学的激励机制激活“新农人”干事创业的激情,通过制定完善村干部履职考核清单、乡土人才职称评定及奖励办法、乡村人才振兴行动计划等,充分激发各类“头雁”的干事创业积极性和精气神。还要以“保姆式”服务解决他们在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社保、养老等方面的“急难愁盼”, 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乡村的“千里良驹”投身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招商引资等“练兵场”,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让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一步步变成实景,从而实现农村美“颜值”、让农业实“里子”、让农民有“票子”。

发布人:12371网友sv5j4w 发布时间:2024-5-22 15:27 收藏 阅读人次:1945

初审:楚搴 编辑:宜倍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