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西省翼城县认真贯彻落实党员教育工作要求,综合运用“三实九化”工作法,丰富党员培训课程和内容,创新培训形式,着力提升党员理论素养、政治素养、能力素养,提高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质量,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
一、抓好规范建校,在健全党员教育体系上“下实功”
整合全县培训资源,搭建以县委党校为主阵地,9处乡镇党校和阎村市级党员教育基地等N处“基层党建示范基地”为辅助的“1+9+N”党员教育阵地架构体系。
一是坚持党校标准化。严格政治标准把方向,明确县委办党校,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实施意见》,专题研究党校新建、师资引进等工作,为党校事业健康发展把稳政治方向。严格师资标准强队伍,严格党校教师录用政治素质审查,统筹县域资源,优化师资力量,组建“一核多元”研究团队,先后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18篇,发表省级以上学术论文7篇。严格课程标准提质效,建立党校课堂准入制度,全面落实“同行听、现场评、不断改、再次讲”等课程准入程序,每年开展听评课60余次,专项赛讲活动2次,形成114堂精品课程,先后组织乡科级干部主体班4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6期、“领头雁”、发展对象、党员进党校、农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等培训近百期,培训人员9000余人。
二是坚持分校精细化。因地制宜发展乡镇党校,打通党员培训“最后一公里”。唐兴镇挖掘红色资源、充实基层治理课程库、建立乡土人才师资库,打造“一基地两库”做实党员教育。中卫乡建立“三学五讲一测评”制度,打造“三红课堂”,实现乡党委、党支部、党员“三级联动”。南唐乡突出“学”“练”“比”结合,以“学”为基础、以“练”为重点、以“比”抓促学,不断丰富学习形式。隆化镇以“四个一批”为抓手,拓宽学习载体,打造“一核两翼”红色教育格局。桥上镇创新“三述三评”工作机制,规范细化党员积分管理,督导各党支部抓好党员日常教育培训。王庄镇坚持“四个聚焦”,把党员教育同乡村振兴工作有机结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南梁镇实行“五学三问一考”学习模式,在创新学习形式上下功夫,推动党员学习提升。里砦镇采取“六学”“三式”工作法,实现党员管理有标准、学习有督促、送教有关怀。西阎镇建立健全“党建+”各项制度,强化党员示范作用,发展香菇产业,推动基层治理。截至目前,乡镇党校共举办专题培训班181期,培训4万余人次。
三是坚持基地特色化。立足翼城红色文化、廉政文化等实际,高标准打造阎村市级党员教育基地和青城抗日政府旧址、全国劳模吴春安事迹展馆两个县级党员教育基地,同时重点打造史伯“和”文化展馆、两坂“七勇士”纪念馆两个教学点,打造集“培训、展示、体验、管理和服务”五大功能为一体的党员教育实践中心,为党员干部开展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育载体。
二、创新聚合覆盖,在激励党员作用发挥上“求实效”
以党员先锋为引领,一线干部为中坚,号召党员干部学习身边榜样、争当先进,增强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本领,实现基层党建成果为民众共享。
一是坚持榜样引领化。选树各行业党员干部先进典型,总结先进事迹,拍摄制作党建电视栏目《翼城先锋》60期,以省、市、县“两优一先”表彰集体和个人为素材,完成多部优秀党员电教片拍摄。深化开展“学习身边榜样”系列活动,出台《关于开展向全国劳模吴春安同志学习的决定》,引导党员向“熟悉人”学习,以“附近人”为榜样,和“同龄人”取经验,以“身边”的先进典型激励党员担当奉献,在全县党员干部中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二是坚持帮带网格化。抓住关键少数,以书记课堂、头雁论坛、先锋擂台、头羊领跑为抓手,构建“分享共学、集体共谋、考核共促、拓展共进”的能力提升工作机制。发挥网格辐射“传帮带”“老带新”“先进带后进”优势,讲授工作一线的实践探索与创新做法,全面提升党员干部一线工作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加强典型经验落地转化,推动全县基层党建以点带线、连线成片,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服务大局的本领和能力。
三是坚持普惠大众化。组织百姓宣讲员参加基层宣讲工作,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编排快板、三句半、小品、朗诵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党的好声音及时“飞入寻常百姓家”。党校教师作为县委宣讲团成员,积极开展党的重大理论基层宣讲,宣讲覆盖2万余人次,切实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入千家万户。隆化镇“草根名嘴”,打磨“脱贫致富词”入庭院,使理论宣讲“活”起来、“鲜”起来。中卫乡“五老说事”,邀请老党员结合身边实际,用小品“有奔头”谈变化谈发展。南唐乡发挥“诗词之乡”优势,打造“诗情画意”志愿服务队,以写在土地上的好声音传递党的好声音。
三、推行多元载体,在整合优质培训资源上“出实招”
以丰富学习载体、促进学习常态、推动学习落地为切入点,构建重立体、重日常、重实践格局,实现线上线下立体化、讲学自学常态化、理论实践系统化。
一是坚持线上线下立体化。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统筹县委党校、乡镇党校和各村党员活动室等线下培训阵地,开展“党员进党校”、党员冬训、“领头雁”培训、新党员培训、“党课开讲啦”、党员创业就业技能培训等各类专题培训。依托网络和新媒体平台,先后录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课程9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党课”系列课程47讲,在翼城电视台、“今日翼城”“翼城先锋”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推送播放,打造“印象隆化”“所见南梁”等宣传窗口,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学习渠道。
二是坚持讲学自学常态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党员每年参与学时,注重集中研讨系统学,借助网络媒介随时学,重点培训讲解深入学。强化“1+5+N”主题党日的培训效果,针对基本任务和中心工作,提出对应主题,每月组织“主题党日”一期。扎实开展“读学研行”系列学习,依托“集中领学+个人自学+每月一测”的方式,督促党员通过信息化媒介主动学、时时学,助推“红色细胞”工程落地落实。
三是坚持理论实践系统化。突出政策解读,充分发挥党校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引导学员理论学习与本职工作的深度融合,加强培训者对理论的解读能力,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突出工作实际,聚焦基层党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重点领域农村工作开发案例教学课程,深入思考研究,广泛交流探讨,寻求应对之策。突出问题调研,在乡科级干部主体班和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中选定调研课题,开展县内外专题调研,实现“县域发现问题+走出去寻找答案”相结合,帮助基层广大党员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创造性做好本职工作,为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