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以“新质生产力”为乡村振兴贡献“新”力量

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市石碾镇人民政府 杨新玥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赴湖南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地位。立足新征程,新起点,新质生产力承载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使命,要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以新质生产力助力乡村振兴,贡献“新”力量。

以“新”为出发点,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强化技术创新,激发新质生产力“澎湃动能”。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注重从技术突破、配置创新、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入手,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时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既要防止忽略、放弃传统产业的机械唯物主义做法,也要防止出现墨守成规、裹足不前的保守主义做法,比如适当保留乡村“老字号”标识。要构建良好的创新环境,营造和谐包容的创新氛围,为新质生产力注入创新动力,让更多的企业、产业、项目能够到乡村发展,实现乡村经济“从0到1”“从虚到实”“从无到有”更多的突破成果,让更多的产业落地,加快形成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格局,以新质生产力创造新的突破。

以“质”为立足点,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强化农业融合,解锁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科技强则农业强,科技兴则农业兴。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注重科技与农业相结合,农业现代化,科技是根本性的决定力量。坚持科技兴农,要通过现代化、智能化设备和新技术,要立足地区发展优势,做好农业基础,做精农业衍生而来的“小亮点”,实现农产品加工增产提质增速。要通过科技创新,构建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价值,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推动农业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过硬的质量和多样的品类打造群众买得起、信得过的农业品牌。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当地实际,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精心组织各类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技艺相结合,推动“旅游+”品牌开发,打造“精致农业”“观光农业”“互联网农业”等多种农旅模式,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的无限可能,以新质生产力让乡村特色资源真正释放巨大活力。

以“生产力”为落脚点,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注重内引外育,激活新质生产力“一池春水”。乡村振兴关键在干,关键在人。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核心资源,发展新质生产力,根本在于依靠创新驱动、人才驱动。要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加大人才振兴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要注重多元人才的引入,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为人才提供一流的科研工作平台和生活环境,只有搭建好平台,才能真正种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同时,积极培育本土人才,选派驻村干部到基层一线锻炼,建立引入人才、返乡人才、外出乡贤、在外知名人士等乡村人才库。同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培育“土专家”,通过人才资源,激荡起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释放新质生产力有效动能,写好“人才篇章”。

发布人:杨SUNNIVA 发布时间:2024-5-22 22:33 收藏 阅读人次:1433

初审:易晗 编辑:李一画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