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走出教室“阅山海”思政创新“正当时”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委组织部 杨蕾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5月11日在京召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学校思政课建设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心是花园,思想为种,即可繁花似锦,亦可杂草丛生,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赢得最富有朝气的力量是伟大事业不断赓续的关键。

“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提升学习“深”度。思政课拥有广阔、丰富、鲜活的现实素材,要把握铸魂育人这一主线,不断丰富“大思政课”内容供给。走出教室阅山海才能培养青少年“大视野”,思政课不仅要在课堂上讲,更应该在社会生活中讲,要从生活着手、从实际出发、从青少年的实际需求切入,引导青少年到科技馆、美术馆等各类场馆中去,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搭建思政“大平台”,加深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理解与感悟,将道理讲深讲透,循序渐进,抓住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学思践悟中树立爱党爱国爱家情怀,不断成长为红色文化的弘扬者、革命精神的践行者。

“思政小课堂”+“创新大课堂”,提升工作“鲜”度。创新是发展的源头活水,党的创新理论宝贵成果要走进课堂,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和互动中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思政工作要破除僵化、陈旧、落后以及形式单调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善于从百年党史中提取“香料”,从新中国史中提取思想政治教育“味精”,从改革开放史中提取“马蹄”,从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提取“氨基酸”;善于用大人物讲小故事、小人物讲大故事、身边人讲身边故事;善于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新媒介、新方法,创新思政课教育的“内容供给”与“输送路径”,增强思政工作的时代感与吸引力,方能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鼓励青少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培养更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思政小课堂”+“实践大课堂”,提升思想“稳”度。为学之实,固在践履,思想理论当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新时代思政课正成为青少年成长的“指南针”。要充分运用社会大课堂的多元资源,让青少年带着对理论的粗浅认识开展实践探索,再带着理论映照下的实践心得完成对理论的深刻领会,在认识—实践—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中实现知、情、意、信、行的统一,在实践中使青少年把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把个人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实现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休戚与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发布人:冰敦敦 发布时间:2024-5-23 13:57 收藏 阅读人次:711

初审:高朗 编辑:宜倍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