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选调札记:“幸福”永乐的幸福“三问”

浙江省嘉兴市数据局、桐乡市濮院镇永乐村选调生 任琛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去年夏天,迈出象牙塔的大门,我满怀热忱回到了家乡,来到了浙江省桐乡市濮院镇永乐村担任书记助理,开启了我的驻村生活。到村近一年来,有过忐忑、担心、欣喜,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渐渐领悟到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今天,我想来讲一讲在永乐村工作时领悟到的幸福“三问”。

问“需”于民,精准施策,办好民生实事,让老百姓感受到“生活靓起来”的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刚来村里的第一个周末,书记就带我参加了村里的民生实事意见征求会。“我们村还缺一个让小孩子看书活动的地方,天热小孩在公园里面玩太热了”“我们村房前屋后经常有僵尸车停着,也联系不上车主,浪费了划好的车位”“村里的垃圾桶还是有点少,有时候丢垃圾不方便”……听着熟悉的乡音,我有点手忙脚乱地记录下村民们提出的需求,第一次感受到村民是最关注身边民生的一个群体,村里想给办点事还要在准确把握村民需求的前提下去办事。因此到村任职后,我坚持跟随村干部开展入户走访工作,进家门、察实情、听民声,通过与村民面对面地交流,我渐渐学会了说“群众话”,不仅了解了政策落地的实际情况,也听到了群众的真实声音。从村民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坚持问“需”于民,推动村内民生实事的落地,不断完善和提升村庄基础设施,努力让老百姓感受到“生活品质提升”的幸福。

问“计”于民,集思广益,推动“三治融合”,让老百姓感受到“精神新起来”的幸福。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在我走访全村农户的过程中,发现永乐村的常住人口是户籍人口的四倍之多,村民在出租房屋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纠纷。村里为了解决这一治理难题,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乡贤参事会等群众组织作用,向群众问“计”,用大家的智慧用好“三治融合”。以德治为先,将村规民约与基层治理紧密结合,引导村民自我约束;以自治为基,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两个作用”,吸纳党员、流动党员、青年团员、乡贤等群体加入网格管理,激发村民自治动能,将矛盾解决在微网格内;以法治为纲,依托“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与矛盾纠纷调解平台,确保基层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我也利用专业知识,整理了租房协议范本,引导村民在租房时签订纸质合同,从根源上定纷止争。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矛盾和问题会常常出现在基层,在推动村庄治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收获破解难题的好建议、推动发展的金点子,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让老百姓感受到“社会治理创新”的幸福。

问“效”于民,强化监督,壮大集体经济,让老百姓感受到“钱包鼓起来”的幸福。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好。永乐村的发展中,依托羊毛衫市场,以毛衫加工、服务业产业为中心,壮大村集体经济,村经营性收入连续两年突破千万。同时,永乐村改善村民生活的脚步从未停止,为全村农户投保人身意外保险,对参加合作医疗的村民实行补贴,发放村内高龄老人养老补助金……使得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之间形成了收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好。同时,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通过定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三务公开等形式向村民报告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接受监督和评价,让村“两委”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壮大集体经济的过程中,坚持问“效”于民,以群众满意度为“晴雨表”,强化监督评估,确保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每一名村民,让老百姓感受到“发展成果共享”的幸福。

发布人:12371网友0x3th0 发布时间:2024-5-23 13:58 收藏 阅读人次:1261

初审:高朗 编辑:理理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