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铸实“三个场景”让思政课育才有“度”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委组织部 黄亚杰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抓好贯彻落实,思政课教学要紧扣“党之所需”,把牢“育才所向”,铸实“三个场景”,让思政课育才有深度、效度、力度,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铸实“深学细悟”学习场景,善做新时代中国故事的“主讲人”,让思政课育才有“深度”。理想如火,点亮生命的灯;理想如灯,照亮前行的路。树立何种人生理想,选择哪种奋斗方向,将决定着我们的青春往何处去。当代中国青年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又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参与者、生力军。各级各类学校要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领导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创新思政课授课形式,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将镜头对准人民英雄和时代楷模,以青少年视角讲好新时代故事,教育引导学生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树立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对党绝对忠诚,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形象,以青春之名书写中国故事新篇章。

铸实“生动鲜活”创新场景,培育新征程强国建设的“排头兵”,让思政课育才有“效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时代虽各有不同,但青春一脉相承。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从奔赴荒原冻土、战天斗地,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青年垦荒队,到扎根西部、播撒知识的西部支教毕业生,再到投身基层、挥洒汗水,团结带领干部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青年干部,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总能看见青年人挺拔的身影。各级各类学校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推动智慧教室、数字地图、5G全息投影等前沿科技手段赋能思政课,让理论“活”起来、人物“动”起来,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自觉从先辈手中接过历史接力棒,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勇于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职责使命,把个人成长成才的小我融入祖国发展建设的大我,在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争当“先锋队”、勇做“排头兵”,以挺膺担当不负青春韶华,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铸实“真信笃行”实践场景,建强新伟业民族复兴的“生力军”,让思政课育才有“力度”。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青年人朝气蓬勃,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党和人民对广大青年寄予厚望。”青年一代如何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历史使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和期待?思政课立德树人、为党育才的作用至关重要、不可或缺。各级各类学校要树牢“大思政课”理念,充分调动校内外实践育人的力量和资源,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打造多维“实践课堂”,组织青少年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广泛参与政策宣讲、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支教帮扶、勤工助学、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中磨砺过人胆识、放飞青春梦想,练就“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儿”、“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儿”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闯劲儿”,自觉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发布人:轻舟已过万重山 发布时间:2024-5-23 17:58 收藏 阅读人次:730

初审:高朗 编辑:理理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