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选调札记:行动是驻村的“金钥匙”

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萱洲镇人民政府选调生 钟光亮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2023年8月,我作为新入职的选调生,来到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萱洲镇堰江村,由此开启了我的驻村之旅。初到之时,我对“驻村”的深层意义还不太了解,但在堰江村经历四季更迭与生活点滴后,我逐渐领悟到,行动便是我打开驻村这扇“大门”的“金钥匙”。

入山问樵,“一言一行”中锤炼初心本领。驻村伊始,我显得格外拘谨,村支书带着我熟悉村里环境,和我介绍堰江村的基本情况,虽然听不太懂,但他朴实的笑容逐渐消除了我内心的紧张。随后,我紧跟村“两委”干部的步伐,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医保征缴、春耕动员等各项工作中,以此来“经风雨、见世面”。我虚心向村干部学习,汲取他们宝贵的工作经验,提升自己的处事应变能力,逐渐从一个驻村“新手”成长为熟知村务的“小能手”。在这过程中,我攻克了“语言关”。起初,需要全神贯注地倾听、紧锁眉头去理解,现在已能用简单的“衡山话”与人交谈。几个月驻村实践让我意识到,驻村过程更是“驻心”,与做题不同,村里的工作并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在面对如何说服群众配合医保催缴、如何处理邻里纠纷等问题时,要勤学善思、将心比心,面对群众时能“接得住问题、说得清政策、解得开疑惑”,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机结合,才能找到这个问题“多元方程”的最优解。

躬身向下,“一来一往”间情牵民生。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掌握多少实情。要充分发挥选调生能够深入基层的优势,并抓住这一契机,调研过程中,不论是急难愁盼还是点滴小事,都要铭记于心、落实于行。村支书为了帮助我尽快熟悉村里的环境,带着我走访了全部的24个村小组。记得刚开始走村入户的时候,我直接生硬地询问村民收入等问题,总让交流的气氛跌入“冰点”。经过多次尝试,我逐渐明白察民情也是一门艺术。后来每次入户我都提前备足功课,主动打开话匣子与乡亲们搭上话,通过家中聊、田家问、树下谈的方式向老党员、村民代表和困难群众等人群进行走访,在2月份低温凝冻期间,我前去孤寡、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家中了解生活动态,给他们送去入冬用品,在“唠家常”中收集调研信息,精准感受村民“冷暖”。渐渐地我也从“那个大学生”变成村民认可的“我们的小钟”,这也更加坚定了我深入基层、走向民心的决心。

为者常成,“一举一动”展现实干担当。乡村振兴之路任重道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正在逐步展开,要锻炼过硬本领,才能当好乡村振兴的“引路人”。近一年来,我多次参加县镇两级关于防返贫动态监测排查工作培训会,学习重点人群筛查工作,打申请、走程序,确保低收入群体应纳尽纳,为未消除风险对象申请低保提标和优先安置公益性岗位……我也始终不忘将选调理想融入到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现实课题当中去。我深知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因此我认真研读政策文件,学习先进村庄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堰江村的特色农产品优势,搭建村级乡村振兴项目库,并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支持以推动项目落地实施……“我驻的村”已渐渐融入我的生命,变成了我深爱的“我们村”。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乡村的蓬勃发展,一切都显得欣欣向荣,使我感到由衷的心安。

在堰江村新铺的产业路旁,高耸的牌坊上刻着“山乡巨变”四个大字,这正是对这片土地巨大变化的最佳诠释。也正是行动与实践这把“金钥匙”,让我有幸成为这场变化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展望未来,纵有困难阻碍,我将继续握住这把“金钥匙”,砥砺奋进,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发布人:观往知来的小亮 发布时间:2024-5-23 20:12 收藏 阅读人次:2672

初审:向阳 编辑:理理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