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选调半年记:“石头村”里凝练三种“石”力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龟湖镇龟湖村选调生 郭毅航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流光似水,在浙江泰顺龟湖村已逾半年。在这个远近闻名的“石头村”中,形态各异的工艺石随处可见。随着对工艺石创作过程的不断了解,我深感小小的石头里,蕴含着大大的精神内核,要把握好基层时光,致力于凝练判断力、执行力、定力等三种“石”力。

坚持千锤百炼、淬火成钢,练就“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判断力。在我看来一块相当普通的原石,经过一位石雕匠人的巧手,变成了一件生意盎然、饶有趣味的佳作。我好奇地询问他是不是有什么诀窍,能发现石料具有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潜质,他的回答相当朴实,“也没啥秘诀,就是看多了。”其中蕴含着类似“无他,但手熟尔”的大道至简。石雕手艺人之所以能够具备“成竹于胸中”的预见力,离不开千百次的尝试、无数次的“打眼”。我们从校园来到农村,要敢于试错、积极实践,方能具备这样“老辣”的眼光。切忌失败一次就灰心气馁,要有“屡败屡战”的坚持,努力涵养“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的洞察力。要善于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悉心观察每个村民的性格特点,争取在政策处理等工作中形成精准的“预判”;更要牢记只有真心才能换来真心,时时留心村情村貌的变化,心系群众们的喜怒哀乐。

力求尽心尽力、事无巨细,培养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执行力。当下,科技日新月异,机器雕刻的石雕作品越来越多。乍一看,机器雕刻的作品与手工雕刻的作品差异不大。仔细端详,则可发现手工雕刻的作品更为生动、精致。两年驻村时光,深耕细作、精益求精与马马虎虎、得过且过的区别,大抵相似。部分选调生自我期许较高、“这山望着那山高”,认为镇村两级的工作是“小事杂事”,在办文办会时存在倦怠心理与应付心态。应力戒浮躁心态,干事创业、理论学习并没有所谓的“终南捷径”,脚踏实地、扑下身子才能增长能力本领。要有“余虽不敏、然余诚矣”的诚心,全心全意对待任何一项工作,夯实应对“大事难事”的基础。要有一心一意的“匠人精神”,致广大而尽精微。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我,锤炼过硬作风与本领,争取干什么像什么、干什么成什么,干什么就全神贯注、一丝不苟。

矢志向下扎根、汲取养分,永葆“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打磨、抛光后的石雕,要经历一段时间的静置与等待,方能绽放最终的风采。有些选调生头顶“名校优生”的光环,自诩学历高素质好、能力强潜力大,急于实现自我价值、渴望快速进步,甚至希望一日九迁。要辩证看待“快与慢”的关系。一如毛竹,在成长期的前4年拼命向下扎根、只生长约3厘米;到了第5年则开始疯狂生长,仅用6周就能长到15米。我们要珍惜在村社历练的宝贵时光,像毛竹一样向下扎根,稳扎稳打、走深走实每一个成长环节,不断汲取各类养分。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韧性,基层一线物质条件相对艰苦,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既然选择了成为一名选调生,就要敢于在基层“自讨苦吃”、善于在一线砥砺意志,要坚信“祖国终将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

发布人:龟湖小郭 发布时间:2024-5-23 20:25 收藏 阅读人次:1999

初审:向阳 编辑:李一画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