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创造业绩,必须解决好为谁创造业绩、创造什么样的业绩、怎样创造业绩的问题,也就是要解决好政绩观问题。”数语寥寥力重千钧,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振聋发聩的政绩观庄严“三问”,而其中首问便是政绩“为谁而做”,政绩观“为谁而立”,这一践行正确政绩观必须明晰的前提,也只有明确了政绩观为谁而立的问题,那么进才有所向,力才有所使,事方有所成。为此,领导干部就要挺膺“三姿”,在造福于民,顺势而为,破旧立新中,坚定作答政绩观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而立的热血担当和铮铮誓言,交出不愧于人民、经得起考验、立得住长远的政绩“答卷”。
挺膺“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孺子牛”之姿,在“民心所向,素履以往”中,答出政绩为人民幸福而立的公仆精神。“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从八十年前毛主席以“民主”郑重作答窑洞对,到习近平总书记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作答当选感悟,我们党的领导人一直以来都以实际行动宣示着共产党人坚定的“人民立场”和赤诚的“公仆初心”。循着领导人的“旗帜”,广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当以赓续传承好党的“为民基因”始。要坚持心怀“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的服务意识,明确为民造福是“共产党人的最大政绩”,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贯彻于发展理念之中,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绩为民所立。要坚决破除“个人出彩、集体出血”的自私政绩观,把见实情、做实功、得实效作为“为政之要”,拒绝一切“要面子,失里子”的“盆景式”工程,把人民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真实政绩立出去,才能把人民信赖的好口碑立起来。
挺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实干家”之姿,在“顺势而为,乘势而起”中,答出政绩观为民族复兴而立的历史使命。“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时代洪流滚滚向前,复兴号角已然吹响。历史呼唤着党员干部顺势而为、乘势而起,以实干家姿态挺膺担当,铺就民族复兴大道。那么,作为“指挥者”“带路人”,领导干部引领民族奋进的方向,就必须要有务实政风、清醒头脑和深邃眼光。如果“关键少数”们缺少一个清醒、务实的政绩观,那么“走偏”“挖坑”“碰壁”的事情就难以避免,民族振兴的进程难免因此受阻。为此,领导干部当涵养“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格局,善做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效的政绩,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图虚名、不做虚功、不慕虚荣,甘于沉下心来做“潜功”,以久久为功的恒心持续为发展积蓄“厚势”。同时当坚持以清醒头脑、清晰视野,把稳发展规律,明确发展方向,找准发展定位,紧盯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坚定“跟随”保证思想不偏向、发展不脱轨、复兴不减速。
挺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改革者”之姿,在“破旧立新,推陈出新”中,答出政绩观为国家富强而立的时代担当。“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呼唤着更多领导干部,以“改革者”“行动派”姿态,攻坚克难、破旧立新,不断涵养政绩观为国家富强做立的时代担当,为强国建设助力赋能。“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领导干部当认识到,因循守旧者故步自封、安于现状者踏步不前、思想禁锢者前路渺茫,唯有改革求变者能突出重围,寻得新机。因此,领导干部要敢于破旧立新,善于推陈出新,大胆冲破思想束缚、摆脱路径依赖,主动拥抱新形势、接纳新事物、抢抓新机遇,立足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多做有新意、出新机、开新局的政绩。同时也要秉持“先立后破”的稳重发展模式,涵养系统思维、全局意识、统筹理念,坚持在稳中进、进中新,以更多利全局、谋大势的政绩,助推国家发展更上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