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漫画】用“心”读懂“基层课本”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柯桥街道 华俊玮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使命所在。今年三月初,我遵从组织安排派驻社区,成为一名“新手”基层工作者。初到社区,我便感受到了基层工作的“包罗万象”所在,不仅是上级政策落地的“千针一线”,也在于与群众休戚相关的“千丝万缕”,也渐渐领悟到在基层广袤土地上,坚守好“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必须从小事做起,从实处发力。

读懂求真务实“调研册”,守住“敏而好学,常学常新”问民虚心。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对年轻干部而言,基层是成长历练的最好课堂,实践是勤奋务实的最好教材,群众是创业干事最好的老师,要从“大学校门”到“群众家门”,就必须保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虚心,甘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刚下社区时,我对陌生的基层环境显得“水土不服”,为尽快适应角色,我放下“案头笔”,走出“办公室”,每天一大早便跟随社区干部走网入格,大从工程修缮到消防整改,小从反诈宣传服务活动,在一件件工作任务中,得以深入调研摸清社情民意,以高效率状态融入社区。同时,我也在实践中“眼睛向下”,以一本“民情簿”为牵线,用心向群众了解所思所想,向有经验的老干部“寻访问诊”,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找措施、走进街头巷陌找办法,不断做到“身”入基层,又“心”入百姓,真正在驻社工作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读懂民呼我为“家常事”,永葆“一枝一叶总关情”为民真心。电影《第二十条》中曾有一句台词:我们办的不是案件而是别人的人生。社区工作也同样如此,都说基层说不尽的“家长里短”、道不完的“鸡毛蒜皮”,但也正是群众一件件“个人小事”,成为了基层干部心里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只有将群众的“满意度”放在首位,才能真正检验干部创业干事的成效所在。刚来社区不久,我便遇到一场装修引发的邻里矛盾,一个月时间里,我与干部们一次次上门走访,一遍遍劝和协调,渐渐在当事人“剑拔弩张”之间寻找到沟通的契机,经过多方协商,终于找到了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法,实现矛盾的“化干戈为玉帛”。我深刻认识到,基层干部必须树立起“关口前移”的实干理念,充分沉入网格前哨,不断推进“坐等纠纷上门”为“主动排查化解”,耐心寻因溯源,用心寻方问诊,才能真正行稳走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之路,赢得群众发自内心的点赞与口碑。

读懂创业创新“共富经”,激发“风物长宜放眼量”惠民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社区工作看似千头万绪,但说到底是汇集了千家万户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和向往,基层工作者不仅要做好城市管理的“当家人”,也在不断探索创新中,盘活资源、优化服务,成为群众共富的“领路人”。在日常走访过程中,我发现辖区内有许多外来流动居民,靠做一些小餐饮在异乡扎根,对此我们联合相关部门组织策划起别具特色的“惠民共富”小摊节,我也尝试着变身为“带货达人”,邀请来往的群众品尝打卡新疆烤包子、安徽葱油饼等美食糕点,为小摊的生意兴隆增添红火,最终收获了周边商铺居民们的一致好评,我也感受到,基层创新创业也需要主动求“变”,在立足群众的需求基础上,从“心”出发,勤搭连心桥,争做知心人,积极回应居民关切,多角度多维度探索优质服务的渠道,真正打造好家门口的“幸福圈”。


发布人:木公2024 发布时间:2024-5-26 16:55 收藏 阅读人次:4201

初审:楚搴 编辑:李一画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