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经验案例

【漫画】社区食堂托起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委组织部 车静茹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一日三餐,四季烟火,小饭碗里装起大民生。社区食堂既是关乎千家万户的“关键小事”,也是关系居民生活的民生实事。近年来,黑龙江佳木斯市郊区积极探索由物业公司投资建设运营、社区党组织监督指导的食堂运行新模式,为居民提供实惠丰富的助餐服务,让居民享受家门口的幸福“食”光。

找准服务切口,延伸基层治理触角。“以人为本、惠民利民”。佳木斯市郊区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扩宽社区食堂服务维度。采取进家入户、走访慰问、面对面交流、茶会座谈等形式,认真梳理高龄、孤寡、独居老人做饭难、就餐难等问题,定制为民服务“个性化清单”,彻底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百米”。聚焦“线下”供餐质量,积极引入专业营养师,以“菜价经济实惠、菜品放心便捷”为原则,制定科学、营养的餐食计划,对于65岁以上老人,特设“爱心菜谱”,主要以低盐低油、软烂适口、营养均衡的菜品为主。聚焦“线上”志愿送餐,建立7个微信群,定时在群里报当天菜单,由社区志愿者免费送餐上门,让老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吃到既温暖又营养的“爱心餐”。自试营业以来,每天线下就餐人数超过200人,线上订餐60余份,食堂运营效果向好,真正做到“小食堂”凝聚起“大民心”。

找准创新切口,凝聚基层治理动能。佳木斯郊区深入践行“区别服务、补贴引导、志愿服务”理念,创新合理的社区食堂运行机制。实行“区别服务”,根据社区居民不同情况分类施策,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家庭财力状况,对助餐服务实行差异化优惠,优先服务有需求的特殊困难群体,15周岁以下青少年和65岁以上的老人提供每餐减免4元的优惠政策。坚持“补贴引导”,采取“市场+公益”模式,按照“政府补贴一部分、企业让利一部分、个人承担一部分”的多元主体合作原则,减少社区食堂经营者的前期投入和风险承担。鼓励“志愿服务”,由社区出具志愿服务证明,每开展1次志愿服务可获得1个积分,5个积分可以换取一次用餐,鼓励党员群众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基层治理,使积分“数字表”变成基层治理工作的“助推器”。

找准监督切口,强化基层治理保障。“监管有法,食者无忧”。佳木斯郊区不断优化“供给、质量、可持续”全链条监管体系,推进社区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标准化,确保居民饮食安全。构建从“前厅”到“后厨”的全供应链食品安全网,荣军社区党组织负责指导,社区党支部成员兼任“社区食堂”管理委员会,对物资采购、食堂管理、消防安全等进行全面指导,助力社区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构建从“采购”到“配餐”的食品质量监管链,严把安全责任关,制定居民助餐规范和标准,抓好居民助餐食品安全和服务场所生产安全,实现膳食营养健康和供应连续稳定。构建从“组织”到“宣传”的持续发展链,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借助社区电子大屏发布社区食堂相关宣传信息,公开社区食堂、助餐点的分布地图,进而加强政策解读和普及力度,提升居民的知晓率和支持率,确保惠民举措全覆盖。

发布人:小车同学i 发布时间:2024-5-27 14:44 收藏 阅读人次:1888

初审:杨南方 编辑:理理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