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再上太行 寻“一二九师”的红色印记

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委组织部 赵怡萌 张旭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原本知名度不高的宝藏馆被人们挖掘出来。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泱泱华夏,底蕴厚重。党员干部把思政课堂转移到博物馆,与红色文物展开跨越古今的对话,触摸历史,重温过去,将以最生动直观的体验产生最深刻的教育效果。

太行巍巍,漳水滔滔。河北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以《太行山上》为展览主题,全面再现了抗战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挺进太行、鏖战太行、情铸太行、师出太行的峥嵘历史。让我们走入纪念馆,探寻“九千将士进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的不朽传奇,感受战火纷飞中的挺膺担当、敢打必胜、军民团结与奋斗不息,上一堂“激昂澎湃”的思政课,受一场“触及心灵”的红色洗礼。

在“挺进太行”中读懂国难当头、临危受命的担当精神。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东北沦陷,华北危急。在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叫嚣下,刘伯承、邓小平等率领八路军一二九师,临危受命,东渡黄河,挺进太行,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战,犹如划破夜空的一记闪电,给华北人民带来了希望。太行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在这一展区,耳边仿佛响起九千将士出师时高呼的誓词:“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我们只有抗战到底!”这是风雨飘摇、硝烟弥漫中的家国情怀、民族大义。在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涵养担当的深度和广度,自觉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出发想问题、办事情、抓落实,自觉把“小我”归入“大我”、“小局”归入“大局”,关键时刻站出来顶上去,方不负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

在“鏖战太行”中领悟顽强不屈、敢打必胜的斗争精神。这里以文物、雕塑、油画等形式生动再现了一二九师的赫赫战功,著名的百团大战、长乐村急袭战、神头岭战役威震敌胆,粉碎了日军“囚笼”政策。陈列文物中,一张“姚相立功奖状”,表彰的不仅是侦察敌情受伤被俘后,机警逃离,报警救众的姚相,更是千千万万个机智果敢、英勇无畏,面对敌人刺刀从容不迫,用鲜血捍卫祖国每一寸土地的根据地军民。在新时代,我们面对的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广大党员干部仍要发扬“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于担当、勇于胜利”的“一二九师精神”,直面重大矛盾和急难险重任务,敢于斗争。还要讲究斗争艺术,采取灵活的方法策略,审时度势、权衡得失,着眼大局、管控风险,在乡村振兴、招商引资、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大战大考中敢打必胜。

在“情铸太行”中学习同舟共济、军民共建的团结精神。 在这一展区,《新中国成立后,当年的老八路、老战士写给王堡村民的一封信》引人驻足,那段艰苦岁月中的军民同心、鱼水情深跃然眼前。一二九师带领人民群众在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战胜天灾;根据地人民踊跃参军参战,粉碎虎狼夹击,共渡难关。血与火中的同舟共济、军民共建,使得晋冀鲁豫根据地在文教、体育、卫生等方面的发展都有了质的飞跃。人民自有回天力,敢叫山河展新颜。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明确“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根本问题。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真正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所思所盼。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充分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践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紧密团结群众中让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船行稳致远。

在“师出太行”中读懂爬坡过坎、再战新程的奋进精神。时间进入1945年,一二九师在太行山浴血奋战八年,终于迎来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947年6月,听从党中央指挥,这支威武之师、功勋之师又从这里千里挺进大别山,踏上新征程,揭开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大别山没有后方,在风雪荒野中刘邓大军度过了抗战胜利后最艰苦的一段岁月,他们的义无反顾、接续奋战,带动了全国战争格局发生根本转变。“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今我国步入新时代新征程,各方面虽已取得了重大成就,广大党员干部仍要根据国情形势的变化,听党指挥,敢打硬仗。学习“千里挺进大别山”的坚定和清醒,时刻准备攻坚克难、攻城拔寨,不“翘尾巴”,不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贪图享乐,持续强化能力作风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斗不止。

发布人:Sunny娃娃 发布时间:2024-5-27 15:15 收藏 阅读人次:800

初审:杨南方 编辑:宜倍 责编:理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