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驻村日记:从“我不行”到“我可以”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龙会镇互助村选调生 王利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有人说“村里条件艰苦,应该很少有人想去驻村吧”,有人说“和村民打交道要泼辣,不能只会讲道理”,有人说“村上任职年底要接受很多检查,还要写日志写报告,工作枯燥、任务繁重”,但也有人说“农村是片广袤天地”,所以我也想去看看。

从“校门“到“基层”, 在困境的“心苦”里练就为民的坚强意志。2023年9月,根据上级组织指示,我被安排在四川省威远县龙会镇互助村任驻村工作队队员,同时,兼任互助村党总支书记助理。刚到互助,我内心十分复杂,一张张陌生的笑脸、一口口难懂的“乡音土语”、一项项艰巨的任务和一个个始料未及的群众诉求,使我内心既有对驻村工作的期待,又有到新环境的局促,还有对未知事物的茫然和面对群众时的畏缩。尽管如此,我亦深知,“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基层工作的常态,在日复一日的驻村工作里,我逐渐褪去“象牙塔”里的稚嫩与浮躁,开始将“身”置于田间地头,“心”系于基层“人间”,通过战胜驻村工作中的一次次挑战,以及与村干部和村民开展一次次交流合作,我适应了驻村生活节奏,在面对挫折困苦时也更有条不紊,更能以“向阳而生”的心态扎根于基层这片“土地”。

从“理论”到“实践”,在工作的“新苦”里勤学为民的技巧本领。基层工作最重要的是“扎根”,“根”扎得“稳不稳,要看“地方话”讲得好不好;而“根”扎得深不深,就要看“基层人”做得像不像。犹记入户走访第一天,我们就遇到头等“棘”事,村上一户村民要求我们去调解纠纷,主要涉及两户人家公共院坝的划分问题,开始我一直用普通话和村民沟通,第一书记提醒我:“小幺妹,基层工作要‘上连天线,下接地气’,讲普通话没有问题,但是在面对村民时,‘地方话’会更亲切、合适。”于是,我开始下意识地讲四川话,沟通起来的确更顺利。在了解问题缘由的过程中,由于对方情绪激动,满脸怒色,这让本就偏内向的我无从下手。事后第一书记告诉我:“小幺妹,你看村上的叶姐姐,扯着个大嗓门儿,玩笑话说着说着就把事情解决了,在农村工作你就不要斯文,什么时候你的嗓门儿大了,学会泼辣劲儿了,你的工作就算成功一半了。”后来,在与村干部和村民的相处过程中,我也逐渐领会到“大嗓门儿”和“泼辣劲儿”在基层工作中的优势,现在我也可以大大方方,扯着嗓子和村民“摆龙门阵”了。

从“付出”到“收获”,在体力的“辛苦”里收获为民的幸福喜悦。来到互助村的第一件重要任务就是参与迎检工作,而迎检工作的重点就是入户调查,互助村共有1206户3355人,在村人口512户1125人,若想仅靠二手材料和大脑来记清家家户户的情况,显然十分困难,于是我采取“实地走访入户+笔记”的方式,挨家挨户了解情况,这样的方式既能帮助我回顾加深印象,又能防止我入户出现遗漏。在为期一个月的迎检工作中,我与互助村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助村在我的口中逐渐由“你们村”变成了“我们村”,我在互助村村民的心里也逐渐由“外来人”变成了“自己人”。认识我的村民越来越多,每次听到一声声“小幺妹”,或偶尔打趣的一句“王书记”,我都会感到由心而生的幸福。在本次迎检工作中,大家的共同努力得到了肯定,2024年2月,威远县龙会镇互助村被评为四川省“2023年乡村振兴示范村”。

驻村工作的确比较繁杂,但作为一名驻村干部和选调生,更应该看到农村的丰富和精彩,我们的历练和成长,以及驻村本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于我而言,从最初对工作任务“摸不着头脑”到”熟门熟路”,从群众口中的“县上派来的干部”到群众肯定欢迎的“小幺妹”,驻村工作带给我的感受从恐惧到接受,再到享受,也帮助我更好地实现了成长。

发布人:知更鸟 发布时间:2024-5-27 19:02 收藏 阅读人次:3360

初审:杨南方 编辑:理理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