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执新质生产力“三高”笔 绘就为民“三新”图

四川省富顺县人民政府东湖街道办事处 徐孝恺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就业等为民服务领域一直是总书记关注的重点。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三高”优势,这与新形势下的为民服务需求不谋而合。党员干部当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为民服务的重要论述,主动拿起新质生产力“三高”笔,绘就为民服务“三新”图,以新质生产力切实推动为民服务更上一层楼。

执新质生产力“高科技”之笔,从“新”出发,绘就为民服务“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质生产力催生的高科技技术正好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化新需求。为民服务既要搭上新质生产力这趟“快车”,也要切实将服务作为“发力点”“落脚点”。例如在政务大厅引入智能服务机器人,提供便捷基础性服务、精准分流人群,强化服务针对性;在城市安装智能交通摄像头,建立智慧交通网,因地因时制策,及时疏导车流;引入高新技术人才,整合多部门职能职责,打造更多“城市通”、“码上办”APP和公众号,足不出户一键完成所有业务办理……诸如此类“新路径”,始终围绕“人民”二字,不断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出成绩”,切实推动新质生产力在民生领域的“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执新质生产力“高效能”之笔,贴“新”思考,绘就为民服务“新质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为民服务提质增效,要找准“平衡点”,保证新质生产力的“全方位”协同发力,切实避免“相互掣肘”“厚此薄彼”等情况。要注意到为民服务是具有普惠性和个性化双重特征,要在看似矛盾的特性之中找到为民服务这个共通点,用好“辩证法”、做好“矛盾题”。一方面,要保障为民服务的普惠性、公平性,练好为民服务“基本功”,关注实际存在的地域壁垒、信息茧房等影响制约因素,积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不断加速要素间流动、优化资源配置,以信息化、现代化打通服务堵点难点,更好推动互联互通“普惠网”建设。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多元化、差异化的,也要做好为民服务的个性化服务,充分利用5G、AI等智慧化手段,做好人民群众需求的关注、收集工作,壮大需求内容库、方案库,做到因人施策、量体裁衣,提供更多个性化方案。

执新质生产力“高质量”之笔,尽“新”尽力,绘就为民服务“新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民生福祉与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息息相关,在这方面不能有“松气歇脚”的想法,一定要做好与时俱进、持续发力的相关工作,不断以新质生产力作为“动力源”,促进为民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特征就要求为民服务不能“一成不变”“你做我看”,不能完全依靠政务服务人员,需要依托新质生产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模式”。要重视新质生产力的便利便捷性,紧紧依托互联网等高效交流渠道,建立并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营造“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氛围,充分激发全民参与热情。要用好用活微信群、公众号等方式方法,不断增强服务治理交互性,一体化推进“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力”工作,让“民声”真正“落地有声”,争取打造服务治理“合唱团”,唱好为民服务“大合唱”。

发布人:麦克恺 发布时间:2024-5-29 14:27 收藏 阅读人次:2775

初审:邱莫 编辑:宜倍 责编:理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