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师傅:
展信佳!写这封信的时候,我刚刚忙完手中的工作,从繁琐的事务中抽出身来。这是我离开国家电网的第三年,也是我以选调生身份扎根基层的第三年。在三周年之际,您送了我一张图片作为礼物,图中,几十名一线检修人员头戴手电筒开展着作业。“有城市里辉煌的万家灯火,必然也要有照亮一线的手电筒。”我想,这大概就是师傅想要给我表达的意图。细数我到基层这千余天的日子,是艰难、是磨炼,更多的是成长。您总是说我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今天,我想和您细细述说我在基层这三年的故事。
“严”如狂风,先破后立,一言一行助“根深”。犹记得第一天到单位报到时,满心欢喜地与您分享,您却满怀担忧,说刚从学校门走进机关门的我犹如一张白纸,遇到的第一个老师很重要,因为别人如何“绘画”我,我便是如何。然而何其有幸,所遇皆是良师,公文写作与格式、工作态度与技巧、为人、处事……无微不至、倾囊相授。面对全新工作环境,我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认知,任凭一腔热血横冲直撞,工作角色难转变,大事小事错漏常出。新的师傅教导:“做每一件事情都要有自己的思路,要学会独立思考,有始有终。”新的师傅叮嘱:“报告再斟酌一下,晚上多加班思考。”新的师傅叮嘱……各式各样的报表、还有“铁面无私”的严厉要求犹如一座座大山,压得“基层小白”难以喘气。本领恐慌、无知懵懂成为代名词,常因批评和不被理解而感到无能为力、委屈不已。然,一字一句时常成为“解题”关键,在提点和磨炼中学会调整、适应,扎稳根茎。
“硬”如杏雨,润物无声,一点一滴助“干壮”。初遇印象,开裂又时常掉土的办公阵地墙体、纵横交错堆放的文件资料和表册、迟钝得与工作任务不相匹配的办公设备器材……理想与现实在那一刻相互碰撞,失望、不知所措散落一地。然而,繁琐又紧急的工作任务容不得我半点犹豫和过渡:“有个表册和材料上午之前必须报送”“村里面的王大爷和李大妈因为土地纠纷吵起来了”“这边有人在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带着刚参加工作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在各种角色转变之间乐此不疲地奔跑。时而是党的政策方针的“解说员”,时而是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保洁员”,时而是群众邻里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方法不得当”“群众不理解”“精力难分配”,基层体验还是真的是“新奇不已”。2022年8月,您到贵州调研项目,专程跑到我工作的地方想要看看情况,担心看到真实情况的您带着不忍和心疼离开,于是我“百般推脱”地将您“拦截”在了县城里面,看出了我的“小心思”的您无奈地也不再坚持。您说“伟大寓于平凡,苦寒孕育芬芳。都说贵州的桥梁堪称世界之最,每一个站在桥梁上眺望的人,都会赞叹工程师和那成千上万筑成桥墩的工作者,因为他们平凡的日复一日成就不平凡的事业”。就这样在一次次的“硬核任务”中寻找突破,在“自找苦吃”中回味甘甜,磨炼和艰辛渐渐化为“壮骨雨水”,浇灌着每一个遇到问题不“撂挑子”、遇到矛盾不“捂盖子”、关键时刻不“掉链子”的时代新人!
“柔”如黎明,破晓天际,一心一意助“叶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严管与厚爱,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作为一名刚接触基层工作的“小干部”,面对基层党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结构调整、矛盾纠纷调解,整个人就像一直被夹杂在玻璃里面的蜜蜂,明明看到前方一片光明,却不容易找不到出路。然而,基层工作既艰辛但也温暖,每当置身“逆境”之中,都能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关爱,他说“工作中不是一帆风顺才正常,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保持热爱,才能不负这个年纪”,她说“村里的工作不像上学时解答题目,每一个问题都有标准答案。有些问题,书本上根本没有教过,要走出去、进家门,在每一次走访交流中摸排困难家庭症结,抓准群众关注焦点,才能找出大家最想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分管领导严厉的要求和教导以及村“两委”干部的鼓励、帮助,让我在这千头万绪的繁琐工作中理清了思路,铆足了面对困难的态度和勇气,不断尝试跳出“舒适圈”,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全身心扎进泥土、汲取养分,在“兵荒马乱”的实践中繁枝茂叶,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奏响属于“最基层”干部的“正青春”之歌。
“月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此刻落笔夜已深,我想此时的您,也依旧还在为“电力事业”愁眉未展,窗外万家灯火更添一份厚重。师傅教诲常记于心,请您放心,我在这里一切都很好,我也许还未成长为您期待的那般好,但我正在像您期待的那般慢慢变好。待下一次您再到贵州时,我定带您到最一线,看看在梦想的牵引与奋斗的鞭策下,成千上万的基层工作者奋力将每一滴汗水沁入泥土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