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起”势赋能 绘就乡村振兴“富春山居图”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委组织部 徐诗奇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农业发展建设的重要任务。党员干部要自觉投身到乡村振兴的发展实践中,做新农村建设的响应者、参与者、实践者,以活跃的进取思维、拼搏的闯劲干劲、高昂的实干热情,“起”势赋能,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作用、体现价值、展现风采,让绿水青山更加“光彩夺目”,绘就乡村振兴“富春山居图”。

文旅助力美丽乡村“动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党员干部要积极探索符合地区实际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年初南方“砂糖橘”与东北“冻梨”的互动,激活了南北农文旅互补的优势资源,“乡土文化”唱主角,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让更多的农民看到了网络时代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旅游休闲为形态的“农业+文化+旅游”的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带动了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等各环节的全面发展,热火朝天的“村超”“村BA”等“赛事”,打开了乡村烟火与文化互动的那扇“窗”,释放出乡土活力,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出乡村振兴的凝聚力和坚实的文化自信,让更多的农民群众走上“文化致富路”。

人才培育振兴发展“聚起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强调了人才培养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擘画了路线图。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必须把人才培养集聚放在优先位置,要注重发挥乡村“头雁”人才和优秀团队的带动作用,鼓励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激发乡村人才活力,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实行积极有效的引才、用才政策,打好“乡情牌”、念好“留才经”,搭建干事创业平台、营造拴心留人环境,实现“筑巢引凤”,引导“土专家”“田秀才”开设“指尖课堂”“云端讲堂”,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让新知识新技术飞入“田间地头”。要吸纳更多有理想、懂管理、善创新、想干事的人才回乡创业,激励人才在乡村广阔天地大展才华,让更多人才汇聚在乡村、扎根在乡村,更好地为乡村振兴赋能,为乡村振兴建功立业。

党员干部实干笃行“燃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吸引包括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在内的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党员干部要坚定为民服务宗旨意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增强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和韧劲,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将为民服务的热情“燃起来”,把汗水挥洒在乡村的田野上,干出实实在在的业绩。在农村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干部。”要注重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让那些让群众信任、为民办事的骨干力量,把广大农民群众团结凝聚起来,形成合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让走在农村改革发展前列的优秀村干部,发挥好村支书的样板作用,带领农民群众实现目标,奏响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幸福曲”。

发布人:麻花卷333 发布时间:2024-5-31 13:39 收藏 阅读人次:1621

初审:钱莱 编辑:文小汇 责编:理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