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减负”和“赋能”双向发力疏通“神经末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委组织部 骆静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基层作为党和政府听民意、访民情、解民忧的“神经末梢”,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唯有“减负”和“赋能”双向发力,才能真正疏通“神经末梢”,让基层干部干在关键、工作落在实处,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减“痕迹”增“实绩”,让基层减负为“实干”赋能。减负的成效好不好,基层干部最有发言权。只有把减负的“评判权”交给基层,让基层干部成为减负成效的验收者、监督者,才能确保减负方向“不跑偏”。要用好用活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身入”更“心入”基层一线听真话、察真情、取真经,以一颗“真心”认真倾听基层干部最真实的心声,以一颗“耐心”详细记录基层干部的“吐槽”,以一颗“虚心”广泛征求基层干部的“金点子”“良药方”,切实把情况摸清摸透、把问题找准找全、把对策提深提实。要建立健全为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反面典型案例通报曝光机制、动态监测及效果评估机制等制度办法,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滴水穿石、绳锯木断”的韧劲,深化整治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确保基层减负各项决策落实落细,让基层干部真正从“文山会海”“迎来送检”“稿来稿去”等繁文缛节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把更多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狠抓落实上。

减“重量”提“质量”,让基层减负为“效率”赋能。基层减负,减的是负担,不减的是责任,松绑的是形式主义的束缚,拧紧的是实干担当的状态。基层工作往往“千头万绪”,工作量多、事务繁杂,基层干部身兼数职是常态。要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的原则,根据基层干部的性格特点、工作经历、特长短板,把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要结合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基层干部认真学习党纪中关于担当作为的规定,自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责任深深刻在心里,把使命牢牢扛在肩上,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姿态,将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贯穿干事创业的全过程。要建立健全务实合理的权责清单,通过明晰权责边界、划分条块事权、理顺职责关系,形成“人按职责干,事按制度办”的良好工作格局,让基层干部履职有据可追、有规可循,心无旁骛耕好自己的“责任田”、做好自己的“分内事”,让“能者多劳拙者闲”的现象无所遁形,切实提高基层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减“压力”添“动力”,让基层减负为“担当”赋能。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基层风清气正、干部作风过硬,事业发展就有坚实的保障。要健全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根据部门职能、领域覆盖、业务特点,通过优化考核指标、创新考核形式等措施,挤出“水分”、晒出“干货”,严格控制考核事项总量和频次,避免多头考核、重复考核的问题,真正发挥好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要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对在基层岗位上敢于负责、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实干型”干部按程序大胆使用,充分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让愿作为、善作为、有作为的基层干部有奔头。要充分考虑基层工作的实际,形成标准明确、程序具体的容错纠错和问责实施办法,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精准运用“四种形态”,既问不为之责、乱为之责,又容探索之失、无心之误,将故意和过失、因私与因公、违规和试错精准区分开来,真正让基层干部卸下“包袱”、扛实责任、做出业绩。

发布人:愿做有心人 发布时间:2024-6-6 13:44 收藏 阅读人次:2156

初审:余路 编辑:李一画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