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鲜花尽芬芳,捷报频传喜气漾。金榜题名心愿遂,笑语声中眉飞扬。高考是莘莘学子人生的一次大考,每年的高考作文都会引发热议。今年的北京卷中以“历久弥新”为题目,指出“几千年来,古老的经典常读常新,杰出的思想常用常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亘古常新……”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好党史这一生动教材,学会温“故”而知“新”,让党史学习教育“历久弥新”。
重温先辈“愿得此身长报国”的坚定理想,点燃“强国有我”的信仰“火种”,让赶考路上的革命精神“历久弥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从革命的曙光初现,到艰苦的抗战岁月,再到辉煌的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历挫折而奋起、经苦难而涅槃,破除险阻、坚强生长,每一份成功、每一个奇迹,都凝聚着对理想信仰的坚守和执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越是重温党的百年历史,越能感到坚定的理想信念带给我们的震撼与触动。广大党员干部当从百年党史中重温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点燃可以燎原的信仰“火种”,让革命精神在新征程上更加闪耀。要真正将党史内容学深学透,从革命先辈的先进事迹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从党史中看清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要以史为镜,筑牢信仰之基,在学习党的百年辉煌历史中,加深对党的思想理论的认识、理解和认同,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忠诚的底色“历久弥新”。
重温先辈“但愿苍生俱饱暖”的真挚情怀,深耕“民重千钧”的为民“沃土”,让赶考路上的初心使命“历久弥新”。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回望党的百年历史,从革命战争年代的“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一直到如今“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怀揣着“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真挚情怀奋战在为民服务的第一线、最前沿,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认可,汇聚成了共赴未来的磅礴力量。广大党员干部当重温党史中先辈们的为民情怀,带着为民初心和使命,踏上赶考新征程。要从“半条棉被”“人民推车”等故事中感悟党和人民的“鱼水深情”,永葆“但愿苍生俱饱暖”的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至上”放在首位,坚持“民生为大”,多到基层一线、庭院屋场、田间地头聆听群众的声音,用心用情用力多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重温先辈“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宏大格局,奏响“敢为人先”的创新“旋律”,让赶考路上的进取精神“历久弥新”。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自总结中提高,从没路的地方蹚出道来、从遍布荆棘的地方辟出路来,我们党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勇气成就了一场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浩荡进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当前,我们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广阔的舞台,同时也意味着存在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困难,广大党员干部更当重温先辈锐意进取的宏达格局,积极开拓创新,激发勇毅前行的昂扬斗志努力前行。要跳脱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舒适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大胆在实践中“做实验”,锚定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努力奋斗。要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打破思维定式的“精神枷锁”,扔掉因循守旧的“坛坛罐罐”,破除经验主义的“依赖圈”,全力破解发展难题,化解风险挑战,以敢闯敢试的精神争先进、创一流,为中国式现代化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