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新质生产力”让种粮人蹚出致富“新道路”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涪西镇人民政府 李星宇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一亩地纯收入能有多少?”今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关切地问。听说种粮大户戴宏去年种田纯收入55万多元,政府还补贴了7万多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种粮户不能吃亏,有钱赚,才有种粮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亿万农民是主体。“谁来种地”,这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答题,也是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农业强国的大课题。为了激发种粮人的积极性,端稳我们自己的粮食饭碗,各地要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让种粮农民挑上“金扁担”,努力培育出新时代的种粮人,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奠定坚实的粮食基础,绘就“盈粮满仓”新画卷。

让“老把式”挑起科技“金扁担”,走出种粮致富“新路径”。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耕文明悠久厚重、影响深远,进入新时代,农业仍发挥着最基础的支撑作用,其地位不可替代。而在我们以往的印象中,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萌芽与迭代,智能化时代悄然来临,数智农业应运而生,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61%,科技已然成为粮食生产重要驱动力,中国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画面,已经成为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紧紧依靠农业现代化这根“金扁担”,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并选派专业技术人才、科技特派员等深入田间地头,通过“手把手”教学、“一对一”指导,改变种粮农民的种植理念和习惯,把新栽植技术传授给农民,让“老把式”学会“新招儿”,用上种田“新神器”,种出最好的粮食,实现从“靠天种田”到“靠科技种田”的转变,切实解决“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问题。

让“全链条”培养时代“新农人”,用好人才致富“聚宝盆”。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此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多次被写入国家有关文件和规划。“新农人”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新生主力军,更是推动乡村事业发展的关键。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农人”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海归”留学生、城市青年、返乡大学生、企业家等各类人才涌入新农人队伍当中,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新农人”作为一种新业态、新群体,正处在探索完善阶段,为了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让“新农人”挑起粮食安全大梁,我们要用好人才致富“聚宝盆”,以农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围绕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需求,大力引进高效农业、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机械化建设等各类创新创业人才,为农业农村发展持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同时探索“全链条”培养方式,推动构建“政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新农人”教育实践基地,引导各类规模农业主体积极参与并给予政策扶持,着力打造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新农人”队伍。

让“抱成团”成为种粮“新模式”,鼓起种粮农民“钱袋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缺失、耕地撂荒和耕地“非粮化”成为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难题。“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破除村级集体经济规模小、效益低、竞争力弱的成长困境,我们要坚持以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组织引领、服务引领作用,更有力地把群众组织起来、把资源整合起来,通过推进土地集中流转的方式,积极探索“抱团联建”发展优势打造专业生产经营主体带村抱团发展模式,让“小田变大田”成为现实,有效改变种粮农民“单打独斗”“资源破碎”的局面,提升种粮综合效益。同时以粮食深加工企业为龙头,种粮大户为核心,打造优质种粮合作社,实施“订单农业”的方式,从提供种子、技术指导、农机服务到高于市场价的收购,鼓起种粮农民“钱袋子”,从而吸引周边农户加入合作社抱团取暖,不仅降低了生产运营管理成本,分摊了市场风险,还改变了传统种植理念,逐步向科技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实现了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

发布人:李星宇 发布时间:2024-6-11 13:12 收藏 阅读人次:4242

初审:邱莫 编辑:文小汇 责编:理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