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把“第二个结合”写进人民精神生活里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程运琳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各地区各部门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守正创新,开拓奋进,在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聚焦“新”文化形态,提升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第二个结合”的关键在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的时代价值,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与现代表达形式,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传承弘扬讲仁爱的理念,守望相助、扶危济困;传承弘扬重民本的理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传承弘扬崇正义的理念,努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相适应、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相协调。

赓续中华传统美德,讲好“大”中国故事,成就全民精神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进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各地区各部门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充分发掘文化经典、历史遗存、文物古迹承载的丰厚道德资源,弘扬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的嘉言懿行,坚持在继承传统中创新发展,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文化、现实生活相融相通,成为全体人民精神生活、道德实践的鲜明标识,不断增强道德建设的时代性实效性。

赓续中华人文精神,弘扬“广”美学精神,彰显中华文化魅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和而不同的生活理念等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响。实现“第二个结合”,各地区各部门要大力弘扬中华人文精神,深入阐发其文化精髓,着力构建有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倡导中华美学精神,善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产出传承中华人文精神、具有大众亲和力的优质文化产品,推动美学、美德、美文相结合,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发布人:辛辛 发布时间:2024-6-12 17:06 收藏 阅读人次:553

初审:楚搴 编辑:理理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