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泸西县白水镇坚持“党建+绿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锚定“推进工业强镇、共创绿美白水”目标,“双推、双融、双色”推动绿美白水建设动起来、绿起来、美起来、净起来、亮起来,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富庶舒适、乡风文明的绿美白水。
规划引领与设施建设“双推共进”,绘就“绿色新图景”。坚持规划先行。立足资源优势禀赋前瞻思考、战略布局,全面落实“干部规划家乡”行动计划,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定好绿美建设“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注重以绿夯基。筹资2400余万元实施“绿美集镇”绿化美化提升改造工程,推进污水管网、道路硬化、农贸市场提升改造、智慧化违停抓拍、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新建商铺225间,铺设污水管网4.5公里,硬化道路460余平方米,安装违停抓拍8个,新增植绿美化8963平方米、植树188株,规范停车位486余个,全面诠释绿色主调,诠释乡土气息。凝聚各方力量。坚持“党政统筹、多方参与”,统筹镇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社会爱心人士、广大群众等力量,共同补植添绿、栽花赋美、种果增香。发动企业主体自筹资金改造“三防”设施43户;法土村小组长利用自己近1.3亩闲置地建成村内小广场,美化亮化村庄;益谷村通过“企业捐+农户种+集体管”模式,筹集50万元对房前屋外、村内道路进行个性化多肉景观环境打造,实现房中有景、景中有房,成为游客网红打卡点。
绿美建设与卫生创建“双融互促”,擦亮“绿色靓名片”。坚持以国家卫生乡镇创建为契机,将人居环境整治与绿美建设目标有机融合,全面开展农村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农村公厕等人居环境整治,扮靓乡村环境。网格治理抓常态。建立“党建+网格化”体系,将集镇划分为10个网格,组建6支党员先锋队、1支青年突击队、12支巾帼志愿服务队、3支村组志愿服务队举旗出征,实行“早晚扫+日间保洁+轮班制”常态化保洁制度,聚焦“五堆十乱”、卫生死角等开展建成区划片综合整治、占道经营专项整治等行动,累计清除垃圾4100余吨,清除残垣断壁8处、小广告2100余处,规范经营户40余户。设施配套抓完善。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等行动,改建集镇公厕4座,建成污水收集管网1.8公里、污水收集处理池1个;建成集镇周边村庄污水管网3.2公里、污水处理池4个,污水排水沟渠1.6余公里,派发垃圾车16辆、垃圾桶560个、垃圾斗78个,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和处理率达95%以上,集镇环境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改善提升。考评机制抓健全。健全“干群监督”机制,成立镇创卫、绿美督导组,“群众反映+督导自查”双途径发现问题,“通知单”“催办单”“问责单”三单制落实解决问题。建立“红黑榜”“卫生商户”评选等制度,定期检查、评比,严格“奖惩激励”“晒成绩、评实效”,对标解决工作短板弱项。依托村规民约,引导村民习惯爱护环境、习惯清洁卫生,指导村民建设美丽庭院,让村民积极主动投入到绿美乡村建设中来,实现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绿美建设文明新风尚。
绿色发展与绿业发展“双色并重”,培育“绿色新动能”。坚持向绿而行,做好“景”文章、谋好“业”出路、谱好“富”民曲,坚决打牢“景”“业”并重的全镇绿色经济发展“新引擎”。围绕“景美”抓特色。充分发挥自然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切实加强护村林、风水林、景观林和名木古树等原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引导开展“每年回家种棵树”“我的庭院我绿化”等活动,运用“四旁四地”等公共空间,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果则果、宜菜则菜,扩绿增绿建好“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小庭院”,形成四季有绿、季相分明、乔灌错落、层次丰富的村庄绿化景观,累计打造小菜园40个、小果园13个、小花园30个,建成美丽庭院600户。围绕“民富”抓产业。采取“党委政府+龙头企业+村级集体经济+农户”的发展模式,走稳走实“五片联动”产业总体布局路子,流转土地2.5万亩,培育烤烟种植示范、高原特色水果、绿色蔬菜、优质花卉产业基地1.9万亩,种植烤烟4.64万亩、蔬菜4.05万亩次,发展灯盏花、黄精、白芨等中药材1000余亩,规划种植万寿菊1000余亩,水果挂果面积达2.05万亩,辖区内牛牛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荣获“2003年度国家级生态农场”称号。围绕“农文旅”抓融合。深挖历史人文、田园风光等资源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着力拓展文化展示、田园体验、精品农业种植和乡村休闲旅游内涵,全力推进“静栖法土”“湖畔水井”“花荟益谷”“红色吾乃白”“葛颇小直邑”“移民新故陇”村庄建设,以点带面打造独具白水特色的绿美村庄示范点。依托民族特色,已举办六届小直邑“祭山节”暨文艺活动、益谷第一届泼水节,群众在家门口摆起了经营摊位,游客记住了绿美“文化墙”,群众吃起了“生态饭”,既擦亮了“颜值”,也增添了“魅力”,又增加了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