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选调生小沈的基层“交友记”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庙兜村 沈希乐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2023年3月,按照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我来到浙江织里镇庙兜村挂职。从青涩地跟书记自我介绍到自然地招呼道“书记,我来了”,从村民口中的“那个大学生”到“村部小沈”,从第一次接触青年创客的“很佩服你的选择”到一次次想法碰撞时的“这样或许效果更好”,这是我的基层“交友记”,更是我不断成长,不断在“交友”中积累工作经验,真正转变角色、融入基层的故事。

与村干部交友,多问多学融入“新环境”、共话“新未来”。作为村里的新人,融入是我要过的第一关。庙兜村的特色是什么?主要产业项目是什么?村集体收入怎么样?这都是我需要了解的。为此,我主动与村干部“交友”,化身“小跟班”,跟着书记“跑村走看”,熟悉各个自然村,听书记讲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在一次次“跑村走看”中,我对庙兜越来越熟悉,逐渐转变身份成为“新庙兜人”,也能如数家珍地介绍村里的特色了。庙兜村作为南太湖滨湖六村之一,位置优越、环境优美,一直致力于发展文化旅游业,有拳宗塔影、水蕴文脉、武绎春秋等景观节点,也有格桑花海、路亚垂钓、稻虾混养、水果采摘等休闲打卡点,但一直缺乏有效宣传。为此,我主动请缨,当起了村里的“策划员”“宣传员”,提炼以“武以自安鉴初心、武以自兴奔共富、武以自治促和谐”为核心的党建文化品牌,设计具有庙兜特色的文创产品,为庙兜的靓丽风景、深厚底蕴代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未来,我将继续扎根基层,积累经验,厚积薄发,为庙兜发展建言献策,与庙兜村干部一起,走好庙兜从“功夫”到“共富”的乡村振兴路。

与村民交友,诚心诚意守牢“为民心”、共创“新生活”。“是小沈来了吗?”住在洋湾里“文武议事厅”旁的奶奶听到外面动静就会出来看看,也会常常问起我。我们庙兜的文武议事厅跟其他村设置在室内的矛盾调解室不同,我们的议事厅是露天开放式的,旨在以好风景促人和谐。今年初夏,村里将家宴中心一层出租给了一家小龙虾风味餐馆,原本是一件既能带动村集体经济,又能提升村庄名气的好事,却招来了部分村民的投诉。怎么回事呢?我和村干部把餐馆老板和村民叫来了议事厅,一问才知,原来是老板为了招揽生意、打响名气,用上了大喇叭,有时还邀请歌手驻唱,夜宵生意相当热闹,却因此影响到了周边村民,尤其是老年人的正常休息。经过协商,村里跟老板约定了音响的使用时段以及使用音量,大爷脸上才露出了笑容。这件事启示我,在给村庄汇人气、聚财气的过程中,还是要把村民的基本需求放在第一位,把“老百姓满意不满意、老百姓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

基层工作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在村里的每一件事都是关系群众的要事,未来,我将时刻牢记以“服务群众、方便群众、造福群众”为出发点,在办事效率、效果上下好真功夫,践行为民初心,与村民一同创造美好生活。

与创客交友,尽心尽力提升“竞争力”、共谋“新发展”。“绿不断线、景不断链”的美丽庙兜吸引了不少年轻创客前来创业,“树夏”民宿的女主人李会玲和她的先生便是被庙兜静谧隐居的氛围感吸引而来,杨桂珍太湖蟹创始人卢瀛峰则是依托纵横密布的河汊水漾建设了养殖基地,而从小在庙兜长大的潘鹏飞相中了一个50亩的虾塘,将其打造成了专业为路亚运动设计的垂钓基地。还记得到村第一周,我便在书记的带领下,认识了年轻有为的创客们,“你们都是年轻人,有想法也有共同话题,以后多多交流,把村里搞得更好”,后来,我便常常跟创客们一起头脑风暴,挖特色,谈创意,开发特色船拳表演,打造“一条龙”农文旅一日游路线等,话发展,谋未来,努力让庙兜在千篇一律的乡村风貌中脱颖而出,成为“独一无二”“没有平替”的选择。

锚定目标不放松,笃行实干开新局。未来,我将在农旅融合上出实招,在创新路线上谋思路,在优化项目上求突破,为庙兜打造滨湖文旅品牌,村民致富增收贡献更多力量。

踏浪前行风正劲,不负韶华争朝夕。我的基层“交友记”未完待续,未来征途漫漫,我将永葆选调生的初心与使命,上下求索,将澎湃热情付诸实践,让“正青春”与“最基层”碰撞出最绚烂的火花。

发布人:12371网友cmyl0d 发布时间:2024-6-14 15:45 收藏 阅读人次:1426

初审:亦星 编辑:宜倍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