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先锋文汇 是你教会了我“守住宁静”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桥头镇石马村选调生 曹长鑫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岁月辗转成歌,时光流逝如花。一年前,由于工作原因,我首次接触共产党员网,发现先锋文汇这一巨大“富矿”,并成为学习、反思、总结的平台。截至现在已是第117次投稿,由“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到“得心应手”“终有所悟”,从“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到“守住宁静”“潜心写作”,在这里我不仅学会了如何写作,更收获了一份心境的成长,在此作文与先锋文汇诸君共勉。

静心学习,笔耕不辍,以“日拱一卒无有尽”的坚持造就“挥毫落纸如云烟”的明悟。技艺高超、手法娴熟的卖油翁,谈及自己的手法淡然地答道,“无他,但手熟尔。”写作亦如是,文字能力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唯有静心学习、博览群书后笔耕不辍,方能触类旁通、左右逢源,达到“文思若泉涌、下笔如有神”之境。尤其是对于党员干部来讲,要多了解时政热点,勤阅读官媒文章,巧利用网络工具,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历史逻辑、系统思维。要切忌“天下文章一大抄”“它可以我也可以”等不良心态,虚心向优秀前辈、写作能手学习,向《求是》《人民日报》等媒体上的优秀作者学习,学习写作方法,发现内在逻辑,进而形成适合自己的写作思维。要深研细究上级指示批示精神,盯紧“时”与“势”,对当下的热点形成一定的敏感度,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思维、步调与上级“同频共振”。

静思细悟、用情深耕,以“出水芙蓉去雕饰”的朴实书写“余音绕梁不绝耳”的韵味。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写作者学而不思,如同食而不化,文字只是表象形式,其背后体现的是作者的情感、观点与思想。起初,接触文稿写作总会陷入一些误区,比如辞藻华丽空洞虚浮没有实质内容,沉醉叙事却没有章法缺乏内在逻辑。一番静思细悟,才明白动笔之前定要“动情”。要经常思考自身实际工作背后的意义,把悟出的道理、生出的见解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写出来的文字才能体现出政治高度,思想深度,视野广度,社会热度与人情温度。要站在全局的角度看问题,置身其中、静心攻关,以“十年寒窗无人问”的决心和勇气,“十年磨一剑”的恒心和毅力,做得冷板凳,做到读透、吃透、悟透热点。于我自己而言,在基层挂职的每个深夜,经常会思考每项工作背后对群众的意义,进而在写作时整理思绪后自然就有感而发。

静坐打磨,字斟句酌,以“千锤万凿出深山”的磨砺彰显“兴酣落笔摇五岳”的风华。一篇好文往往需要多次打磨,反复“回炉”、不断“淬火”,一丝不苟遣词造句,一以贯之选段谋篇,此所考验的是一种韧劲和毅力。一般来讲,修改文章知一重“非”,方能进一重“境”,只有重新沉浸到文章中,解开词句间含糊拗口的“疙瘩”,抚平行文中拖沓繁复的“褶皱”,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交换、比较、反复”中去芜存菁,才能孵化出惊鸿佳作。仍记得我的第一篇投稿《@年轻干部 品“农忙四季” 悟“成长之道”》,每晚与朋友推敲打磨,把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历经三番五次修改,终水到渠成,获得编辑推荐。写作不仅是文字创作,更是心性的磨砺、心态的锤炼、心境的提升,切忌为了写作而写作,要善于抓住小切口,细悟“大小之辨”,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折射深层次理论,为推动发展、提升自身而写作。

发布人:雄关漫道真如铁 发布时间:2024-6-16 17:26 收藏 阅读人次:703

初审:易晗 编辑:李一画 责编:文小汇 回复